「我出來教書,我先生也很開心,他常常跟孩子說,要把越南語學好,跟媽媽一樣去教小朋友上課,我們家的人都很支持,我才能走出來,到國小上課,我覺得很幸福。」來自越南的潘秋玄,嫁來台灣後就專職在家做家庭主婦,現在的她有第二個身分──「教學支援人員」,讓她終於走出家門,到國中小教孩子們認識家鄉話,也開啟全新的世界。
(圖/翻攝自教育部YouTube)
潘秋玄去年通過培訓,成為108課綱加入東南亞語後,第一批上路的越南語教學支援人員,目前在彰化田中鎮、北斗鎮共四所國小教越南語,另外也在成功高中的社團上課。她透露,班級內不只新住民二代,也有雙親是台灣人的孩子有興趣,選擇學習越南語。小學一年級還要學很多注音符號,所以第一冊注重在聽、說、讀還有文化傳達,之後才會開始學習字母。
「我本來都在家裡,除了接送孩子,我都沒有出去上班過,現在生活會比較忙碌,出門上課、回家準備課程,花了很多時間,很忙,但我很開心。」潘秋玄直言,成為教學支援人員,對外籍配偶來說是非常正向的發展,不只多一個工作機會,也可以鼓勵大家走出來與人交流自身文化,接觸外面的世界。
108課綱將東南亞七國語言列入國小必選修,學生們除了原先的閩南語、客語和原住民語,也可以選擇學習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東南亞七國語文。最初曾因「必修」二字引起爭議,不少家長群起抗議,事後澄清是新增選項,而非強制學習,風波才逐漸平息。
對此,立法委員林麗蟬解釋,東南亞語入課綱,不是專為新住民二代設計,而是全面、整體性,讓所有的孩子們都可以培養第二外語,還有對異文化的友善和理解,畢竟國際語言不是只有英文,對未來推廣新南向也是有幫助。
「真正的反歧視,是打開牆讓外面的人進來,不會因為你把語言丟進校園,讓孩子讀東南亞語就可以反歧視。」林麗蟬直言,此政策期望透過文化傳達互相理解,立意良善,教育部應該論述清楚,不能僅以照顧新住民、反歧視等原由概括,反而造成族群撕裂。
為消弭大眾對新課綱的誤解,讓東南亞語課程順利融入校園,林麗蟬自105年12月開始啟動「多元文化角落書櫃」,率領不同國籍的移民媽媽,到學校講故事給孩子們聽,不只提升了孩子們對各國文化的興趣,學校也看見成效,更願意支持相關課程,同時,也鼓勵這些志工媽媽願意投入,成為教學支援人員。
林麗蟬表示,課綱上路是好的開始,但質量仍待檢驗,執行層面還有許多問題。比如有些地區因其他鄉土語言師資缺乏,東南亞語上課時段遭壓縮,或是因學生量少就不開課,還有教材內容也有錯誤。
她以柬埔寨問候語教材為例,柬埔寨人到別人家都會先脫鞋再打招呼,但課本上圖片裡的人還是穿著鞋子,諸如此類的錯誤,卻因教材印製完成,無法立即改善。
目前國小東南亞語師資均以培訓後的教學支援人員為主,只要原生國家為這七個國家,都可以報名參與訓練,學習班級經營,如何按照年齡和教材進行教學,如何使用教具、寫教案等等。每次培訓後則有考試,直接現場教給評審看,都合格了才會頒發證書,成為正式支援人員。
林麗蟬坦言,培訓僅針對教學方法考核,卻未考量受訓者在原生母國的學經歷、國語文程度是否適合教課,導致支援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上課品質仍待觀察。而且現在是兼差性的教學,往往千里迢迢去到學校,只上一兩堂課,一堂課費用僅320元,對支援人員來說效益不高,最後有多少人留下來也是問題。
【延伸閱讀】
印尼女孩來台9年,愛上蘇打綠和手寫中文!Yusni:怕變成自己國家的陌生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