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3億仍無效?岡山污水廠排放超標近2年 審計部狠批...市府曝改善計畫

    2025-09-29 07:00 / 作者 施書瑜
    高雄岡山本洲產業園區汙水處理問題遭審計部點名,指近兩年氣提系統運轉日中逾六成未達標,市府卻未開罰。截自高雄市岡山本洲產業園區網站
    高雄岡山本洲產業園區汙水處理問題遭審計部點名,指近兩年出水氨氮濃度,不合格率逾6成,市府卻未開罰,甚至自去年起刪除契約中「處理功能保證」。對此,高市府經發局表示,相關問題屬設備保固範圍,已督促廠商無償修復並於今年11月完成,未來將持續精進設施,確保水質符合環評與環保規定。

    高雄市岡山本洲產業園區自設置以來,長年面臨氨氮濃度排放超標問題。市府於2012年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當時環評要求園區放流水中氨氮濃度須降至10mg/L,但多年監測皆無法達標。

    市府為改善水質,於2018年起申請前瞻基礎建設經費並自籌,共投入3.18億元,分三階段改善污水處理廠,包括更新舊設備、提升處理功能及建置氣提系統,聲稱氨氮濃度可降至150mg/L以下、去除率達90%,並在廠商代操作契約中納入違約處罰條款。

    但經審計部查核發現,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間,氣提系統運轉125日中有79日未達標,出水氨氮濃度超過150mg/L、去除率也低於90%,不合格率達63.2%。

    審計部進一步指出,今年前3月狀況更惡化,不合格率高達86.67%,市府並未對6件契約開罰,甚至在去年刪除契約中「處理功能保證」,形同讓廠商不必負責具體處理效果,遭審計部批評為「掩耳盜鈴、不思改善」。

    對此,經發局表示,岡山本洲產業園區為早期開發工業區,多數廠商於民國1996年至2011年間設廠,隨後因環評規範加嚴,環境部於2020年核定放流水氨氮濃度分三階段管制,自2021年起應低於75mg/L、2027年起降至30mg/L,並於2029年達到最終10mg/L目標。

    針對審計部指出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氣提系統近六成運轉日未達標一事,經發局回應,該期間為原承攬廠商設備保固階段,問題屬設備瑕疵,已依法要求廠商負保固及修繕責任,並完成無償修復,於2024年11月依約完工未來將持續優化處理系統,以實際行動守護環境、落實永續發展目標。

    經發局進一步說明表示,污水廠代操作契約刪除「單一處理程序」去除率功能規定,是為兼顧污水處理廠實際運轉效率與處理成本合理性,同時確保最終放流水仍能符合環評承諾標準與相關環保法規。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