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車站湧入鏟子超人。讀者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後,各地志工踴躍投入救災,卻傳出憾事。桃園市一名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日前前往災區協助清淤,左腳不慎被刺傷後仍堅持救災8天,最終因感染引發敗血症宣告不治。疾管署提醒,災區汙水與土壤暗藏多種致病細菌,志工務必加強防護。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7)日表示,志工死亡是不幸的事件,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仍無法挽回。她強調,災區汙水與土壤中潛藏多種致病細菌,志工在協助復原及重建時必須嚴格做好自我防護,務必穿戴雨鞋、長靴、口罩與手套,以降低感染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
曾淑慧指出,常見的災區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創傷弧菌、腸弧菌、霍亂弧菌、氣單胞菌、假單胞菌、類鼻疽伯克氏菌及鉤端螺旋體菌」,目前疾管署持續監測花蓮災區疫情,尚未出現異常傳染病情形。以類鼻疽為例,上週國內新增1例病例出現在台中市;鉤端螺旋體則新增3例,分別位於新北、台中與屏東,皆與花蓮災區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