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游騰傑攝
近期醫美事故頻傳,讓不少民眾對醫美治療心生疑慮。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19)日表示,將啟動特管辦法修正作業,修法方向將走向「從嚴」,未來將依不同醫美項目風險,訂定須由符合不同資格的醫師才能來操作,至於具體內容需要等待明確時再對外說明。
衛福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目前針對醫美採分級管理,依注射、光電以及美容醫學手術等不同範疇有所管制,但僅針對削骨、抽脂、拉皮、隆乳等8類病人風險高並涉及麻醉的美容醫學手術有登記列管,明訂施術專科醫師資格。未來將全面加嚴,依病人風險不同,針對各類醫美處置,逐一分類並訂定不同的醫師資格規範。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近期醫美事故頻仍,部內已著手修正《特管辦法》。簡單來說,加嚴的方向就是「範疇變寬、規範更細」,不同項目將對應不同醫師資格,確保安全。她強調,細節仍待政策明確後公布,但方向已定,就是「加嚴、擴大管理」。
至於部分醫界建議,醫美應限由整形外科、皮膚科等次專科醫師施作。劉玉菁回應,衛福部認同需強化醫師訓練與資格,但管理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機制,不會是只有把人員列次專科這麼簡單,衛福部也會加強醫療機構的角色,針對施行醫美的醫院或診所的管理一併改進。
至於外界關注的民眾知情權,以及是否公開醫美不良紀錄,劉玉菁表示,目前已有「狼醫查詢平台」,但沒有特別建立一個平台,公開曾經有不良紀錄者,還沒有醫美專區。她坦言,平台仍受技術限制,懲戒資料尚未能全面串接,原因在於各縣市的公報系統各建各的,資料分散。若未來能克服這項技術瓶頸,就可以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