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抗憂鬱藥物可抗癌!UCLA研究發現:百憂解成分能讓「細胞快樂作戰」

    2025-09-07 22:31 / 作者 陳康宜
    藥品示意圖。資料照,取自Unsplash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最新研究發現,常見的抗憂鬱藥物成分,具有抗癌的效果,相關療法讓實驗小老鼠的腫瘤縮小逾50%,「老藥新用」能降低研究成本,使用也較為安全,為癌症治療帶來新的契機。

    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Cell》),研究人員發現,抗憂鬱藥物常使用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能提高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的抗癌能力。像是「百憂解」(Prozac)的成分氟西汀(fluoxetine),就是SSRI物質。

    研究主要作者、UCLA再生醫學與幹細胞研究中心的楊莉莉博士(Dr. Lili Yang)表示,「SSRI藥物不僅讓我們的大腦快樂,也讓我們的T細胞更快樂,包括在對抗腫瘤的時候。」

    研究團隊在初期研究時,發現T細胞偵測到腫瘤時會增加MAO-A的產量,以對抗腫瘤,但MAO抑制劑副作用嚴重,因此轉為研究被廣泛使用、副作用極小的SSRI藥物。

    研究人員在老鼠和人類腫瘤模型(包括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和膀胱癌)中測試了SSRI藥物,發現它可使腫瘤平均縮小50%以上,並使T細胞更有效地殺死癌細胞。

    團隊進而發展出結合SSRIs與抗PD-1抗體(一種常見的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簡稱ICB)的組合療法,發現老鼠的腫瘤縮小甚至完全痊癒。

    雖然ICB療法目前只對不到25%患者有效,但使用已獲FDA獲准的藥物,不僅可降低成本,其安全性也高,「老藥新用」的發展更有前景可期。
    陳康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