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應隨時掌握血糖變化。示意圖,取自Unsplash
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高雄一名28歲女子有家族糖尿病史,22歲確診糖尿病,由於近年在娛樂產業大夜班工作高壓且未規律服藥,體重稍增、出現尿尿泡,就醫時被宣判開啟洗腎人生。阮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林正浩就表示,年輕型糖尿病的腎臟、心臟、眼睛會病變、併發症的惡化速度比中老年型更快,若不謹慎控制,恐提早8至10年開始洗腎。
林正浩說明,近期收治兩名年輕糖尿病患者,其中一名28歲女子在從事娛樂產業大夜班,為了提早實現財富自由,她做餐飲娛樂業大夜班,近期時常感覺疲倦、雙腿水腫、體重稍增,還出現尿尿泡,醫師看她臉色灰黑,安排血液尿液檢查及腎臟切片,確診「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
林正浩說明,這名患者因為工作壓力大,且平常未按醫囑規律服藥,腎臟的損害的進程比平均來得快,得提早進入洗腎人生,協助身體代謝血液廢物和多餘水分。他進一步說明,根據國內外研究證實,早發型糖尿病患者若未控制血糖,腎臟、心臟及眼睛等病變及併發症的惡化速度比中老年型糖尿病患者更加快速。
另一名29歲的金融業女子,同樣有糖尿病家族史,未成年已確診,近日因情緒困擾,飲食無節制且忽視門診追蹤,體重已來到醫學上認定的肥胖級,檢查出來不僅血糖失控,高血壓、嚴重水腫、啤酒尿,同樣需洗腎。
林正浩表示,糖尿病腎病變是尿毒症主因,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全身血管病變,包括腎臟微血管,造成腎功能受損惡化,一旦與微白蛋白尿症狀合併,就是糖尿病腎病變了,未及時積極治療、洗腎,將成危及生命的腎衰竭。
林正浩示警,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常見有4大因素:
1. 三餐不規律、攝食過多精緻糖和加工食品,運動量不足
2. 對血糖偏高警覺性低,未及時治療
3. 情緒低、忙碌或壓力大,影響飲食和用藥的規律性及遵從性
4. 胰島素細胞功能退化速度比中高齡者快,血糖更難控制。
林正浩提醒,年輕型糖尿病不只罹患得早,惡化程度還更快,千萬不要仗勢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導致飲食和藥物配合上鬆懈、不遵從醫囑。目前政府已將糖尿病免費健檢年齡放寬至30歲,目的是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年輕人若有家族史或肥胖等危險因子,更應主動進行篩檢。
另外,民眾若有出現尿液泡沫過多且不易消散,俗稱啤酒尿或泡泡尿時,同時下肢或全身性水腫、高血壓、倦怠感、血尿等症狀,是腎臟損傷的信號,出現以上情況務必及早尋求腎臟科醫師協助,盡快就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