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游騰傑攝
疾管署今(11)日表示,上週新增 128 例流感重症病例,其中 28 例死亡,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約18.1萬,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此外腹瀉門急診單週破30萬2644人次,則是近5年同期新高,另全國近4週共接獲 398 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
疾管署表示,其中一名未滿10歲的國小男童,因未接種流感疫苗,不幸染病後病情急速惡化。他於 1 月中旬發病,初期症狀為咳嗽、流鼻水,翌日即高燒超過 40 度,並出現意識不清,隨即送醫急診並收治住院,最終併發敗血性休克及壞死性腦病變。
疾管署指出,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1N1為多,與本季接種流感疫苗株相符。近期因元宵燈節活動、學校開學及氣溫下降等因素,疫情傳播風險持續,提醒民眾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
疾管署說明,國內處流感流行期,且近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呈上升趨勢,上週新增128例重症病例,28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多。本流感季自2024年10月1日起截至2025年2月10日累計795例(742例H1N1、33例H3N2、10例A未分型、10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另死亡病例累計160例,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分別有88%及92%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疾管署說,另國際疫情部分,北半球流感呈上升趨勢,鄰近國家及地區之新加坡及中國疫情上升,香港、韓國及日本則呈下降趨勢,前兩者仍高於閾值;歐洲及北美洲國家持續上升,尤其美國近期疫情嚴峻,本季流感季已累計2,400萬例及31萬例住院個案,並造成1.3萬例死亡。亞洲主要流行型別以A型H1N1為主,歐洲以A型H1N1及B型共同流行,美國則為H1N1及H3N2共同流行。
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年2月10日止,公費流感疫苗共計接種657.3萬劑(疫苗使用率99.8%),尚餘公費疫苗1.3萬劑。考量目前仍為流感疫情高峰期,為提升較高風險族群接種率,疾管署已依行政院指示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最快2月20日起提供11類原計畫第一階段實施對象,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等機構對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含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6個月內嬰兒父母、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三年級學生、幼兒園及居家托育人員、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接種。
疾管署提醒,目前國內仍處流感流行期。流感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等;若出現危險徵兆如: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等,請儘速就醫以及時獲得治療。
此外,疾管署也指出,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30萬2644人次,為近5年同期最高,預期就診人次將於本週出現反轉,另全國近4週共接獲 398 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
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