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疾管署提供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自2025年秋冬起,公費流感疫苗將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從現行的四價疫苗調整為三價疫苗。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2/10)表示,這項改變是基於流感B型山形株(Yamagata)病毒已多年未在社區流行,因此決定將其自疫苗成分中移除。
曾淑慧指出,WHO在2023年底評估全球流感監測數據後,建議各國改為使用三價疫苗,原因是自2020年以來,B型山形株病毒幾乎未再出現。專家認為,該病毒株已無需納入疫苗成分,因此各國陸續調整疫苗組成,台灣公費流感疫苗也將跟進。 她進一步說明,疫苗中的病毒株通常為減毒或去活化病毒,若持續接種已不流行的B型山形株,可能反而導致社區中原本不存在的病毒重新流行。
台灣過去公費流感疫苗曾採用三價疫苗,僅包含兩種A型流感病毒與一種B型流感病毒。然而,由於B型流感病毒包含山形株與維多利亞株(Victoria),過去在選擇疫苗成分時,需預測當年可能流行的B型病毒株,若判斷失準,疫苗保護力恐受影響。
2019年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聽取「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報告後,決議將公費疫苗全面升級為四價疫苗,納入兩種B型流感病毒,以減少誤判風險。然而,隨著B型山形株的消失,四價疫苗的必要性也隨之降低,因此決策回歸三價疫苗。
針對B型山形株為何近年幾乎絕跡,曾淑慧表示,目前確切原因仍不清楚,但研究顯示,流感病毒株會不斷突變,與新冠病毒的變異過程類似。她強調,A型與B型流感病毒皆屬RNA病毒,突變速度較快,因此未來仍需密切監測病毒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