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攜手北市消防局,院前葉克膜小組成功搶救生命。游騰傑攝
臺北榮總與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自去年合作推出「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的急救計畫」,藉由救護人員與醫護人員無縫接軌的合作模式,成功提升急救效率,挽救生命。從2024年2月計畫啟動至今,臺北市消防局已成功啟動葉克膜小組13次,其中8次放置葉克膜的病患成效顯著,大幅提高患者存活率。
臺北榮總急診部與心臟血管外科攜手建立此計畫,為了提高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病患(OHCA)的存活機率。當患者符合啟動條件時,救護人員會提前通報榮總葉克膜團隊待命,縮短急診室放置葉克膜的時間,確保急救流程的高效運作。
去年10月,一名50多歲的周先生因心室纖維顫動(VF)導致心肺功能停止,家屬目擊後立即撥打119並展開心肺復甦術(CPR)。救護人員到場後評估,啟動葉克膜小組並快速將患者送至北榮。從患者心跳停止到葉克膜成功放置僅用時44分鐘,後續心導管手術也順利完成,周先生在12天後康復出院。
另一起案例發生於去年8月,一名66歲的陳先生於騎摩托車途中發生嚴重的心律不整倒地,經路人目擊報案並進行CPR後,由救護人員接手並啟動葉克膜小組。陳先生到院後迅速完成葉克膜放置與心導管手術,最終在34天後康復出院。
臺北榮總急診部醫師陳盈如表示,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病患,若有沒有緊密的生命之鏈,其存活率是很差的,臺北市政府多年來已建立優良的到院前緊急治療救護系統,將過往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的病人提存活率由不到1%提升到10%左右。
據統計,臺北市OHCA病患的存活率已從過去的不到1%提升至約10%,也提高了「烏特斯坦格式」的病患存活率,去年1至10月達47.8%。透過「院前啟動葉克膜計畫」,接受葉克膜放置的患者存活率更提高至62%,明顯優於全市平均水平。烏特斯坦格式(Ustein Style)是指若病人為目擊倒地、有旁觀者進行CPR且初始心律為可電擊心律。
臺北榮總急診部與心臟外科多次討論,建立「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的急救計畫」,只要符合以下條件,經到場救護人員評估後,即可於院外先行啟動院內葉克膜團隊於急診待命:
1. 年齡小於70歲
2. 目擊倒地並立即進行CPR
3. 初始心律為可電擊心律
4. 無末期疾病或不可逆病症
5. 從現場到醫院距離在8分鐘以內
除了建立急救計畫,臺北榮總特別設立葉克膜急救專區,備有急救所需要的各種設備,包含影像式輔助喉頭鏡插管、自動心肺復甦機、超音波、經食道超音波、生命監測儀器等,更重要的是還備有一台隨時待命可用的葉克膜,讓葉克膜的放置更有效率。
「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的急救計畫」初始階段,臺北市消防局去年2月選擇四個醫院週圍的一般分隊與後港高級救護分隊進行試辦演練,5月拓展到整個士林北投區,只要有符合評估要件的,119派遣中心與救護人員,都可以提前通知急診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