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因缺水、缺油、缺電、爆胎及其他無法啟動等問題在高速公路上故障,將會收到罰單。資料照片高公局提供
教師節、中秋節、國慶日等3個3天連續假期即將來臨,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預估連假期間國道交通需求將大幅增加,由於以往常有車輛沒有事先檢查車況,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甚至引發車輛起火事故,不僅影響自身安全也妨礙交通順暢,為此,高公局提醒用路人,出發前最好先檢查車況,否則因為發生這些狀況也會收到罰單。
高公局表示,經查高速公路故障車輛態樣多為缺水、缺油、缺電、爆胎及其他無法啟動等問題。據統計,今(2025)年9月上旬國道陸續發生8起火燒車事故,而9月13日同日還發生2起小貨車起火燃燒事件,影響國道行車安全。
依據《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14條規定,汽車行駛高速公路,途中如有缺水、缺電、缺燃料之情形,可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3條第3項處600~1200元罰鍰;如發生車輪、輪胎膠皮或車輛機件脫落,可依同條例第30-1條處駕駛人1000~6000元罰鍰。
國道公路警察局指出,去年因缺水、缺電、缺燃料之情形而在國道上故障,影響行車順暢及安全遭取締的有178件,而發生車輪、輪胎膠皮或車輛機件脫落的,則有500多件,均依相關條例給予處罰。高速公路車速都相當快,若因未檢查車況而在半路發生故障,極易發生危險,因此,最好出發前先檢查車況以維安全。
高公局建議民眾,出門前應妥為檢查5油(燃油、機油、動力方向盤油、煞車油、變速箱油)、3水(引擎冷卻水(水箱水)、電瓶水、雨刷水)、輪胎(胎紋、胎壓與外觀)、電瓶、雨刷及煞車功能,並確認儀表板指示燈有無亮起或引擎運轉有無異音,以免半路上車輛發生引擎過熱、馬達故障、零件老舊漏油及爆胎等故障情形,進而危及自身及他人之安全。
高公局並呼籲用路人,平時做好車輛保養,行前落實車況檢查,行駛中隨時注意車輛狀態,確保人車都維持在最佳狀況,才能安全、順利抵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