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輔助駕駛「6狀況」恐失靈!開國道「手未握方向盤」最高罰3.6萬

    2025-02-04 16:57 / 作者 陳泓儒
    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25日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釀4死4傷。桃園消防局提供
    國1五楊高架楊梅休息站於上月25日發生死亡車禍事故,一台電動車自撞分隔島後起火,造成倪姓男駕駛和3名孩童死亡、4人受傷慘劇,當時家屬表示,倪男開車時常使用輔助駕駛。對此,高公局今(4日)也特別提醒,輔助駕駛系統在6種狀況下,可能出現盲點,呼籲駕駛人在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時,不能完全放手。

    高公局表示,車輛在高速行駛下,應變時間相當有限,稍不注意即可能發生危險,故車輛駕駛應充分瞭解其車輛功能狀態及其限制,並應手握方向盤,注意車前動態,隨時做好制動反應。駕駛人也務必遵照各車廠提供之「車主手冊」規定,不得逾越該手冊之規定與使用方式。高公局提醒:「駕駛人千萬不能將之視為全自動駕駛,而完全放手讓輔助駕駛系統自行操作車輛。」若未手握方向盤,將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處6000元至3萬6000元罰鍰。

    高公局點出6種輔助駕駛的盲點:首先為與前車速差過大或前車為靜止狀態,尤其碰上故障車、高速公路事故處理車輛、施工車輛等最危險;第2點為前車未行駛於車道正中間;碰到上下坡度或彎道曲度變化較大路段,也會因此影響雷達偵測角度。

    另外,旁車突然切入車道前方或前車突然轉向,也可能有風險;碰上濃霧、雨天或強光等特殊天候環境,會影響雷達和鏡頭的效能;最後,若碰上特殊形式之車輛、摩托車,靜止行人,可能會讓系統無法正確辨識。

    高公局點出6種狀況,輔助駕駛恐失靈。高公局提供

    高公局提醒,雖現行並無特別針對「不當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之一般交通事故進行統計,但公警局協助蒐集2021~2024年國道施工車輛遭撞事故454件中,其中有235件(約5成)肇事車輛為配備有輔助駕駛系統車輛,而在這些配備有輔助駕駛系統車輛中,又有超過5成肇事駕駛,承認有開啟輔助駕駛系統。高公局分析,前述配備輔助駕駛系統車輛撞擊施工車輛之肇因,有近9成為駕駛人未注意車前狀態、分心駕駛或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不當。

    高公局呼籲,目前輔助駕駛系統尚未達自動駕駛程度,駕駛仍需肩負車輛控制責任,無法取代真人操作車輛;駕駛人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時,雙手仍須持續握著方向盤,保持警覺並注意路況,隨時準備介入操控或煞車減速。特別是進出高速公路交流道、服務區或休息站時,因須變換車道且匝道線形變化較主線為大,強烈建議用路人不要使用輔助駕駛系統,以免輔助駕駛系統對路況辨識失敗而肇致事故。
    陳泓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