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新外交路線,圖為3月10日在人大宣誓。路透社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進入第三任後,顛覆了過去「韜光養晦」的外交路線,企圖打造一個以中國利益為主的全球制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新外交路線,圖為3月10日在人大宣誓。路透社
習近平去年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呼籲,要「勇於鬥爭、善於鬥爭」,在3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發表演說時,也強調要「發揚鬥爭精神」。
分析指出,從習近平在人大的發言可見,習近平以為,以美國為主的全球秩序正在衰敗,必須由一種更合乎中國利益的新制度取代,而這已成為北京政府外交的新方向。
在接下來一連串的外交動作中,習近平的企圖顯而易見,包括前往3月初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針對烏克蘭戰爭發表和平計畫,忙著接見希望他出手協助結束這場戰爭的歐洲國家領袖。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還斡旋成功,讓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恢復邦交,這是中國第一次在中東協調成功的外交出擊。
此外,中國還微妙地針對一系列的外交倡議提出具體行動,包括建立其他的國際合作架構,尤其是與發展中國家。
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趙通分析,「中國現在準備慢慢侵蝕美國的領導地位,推動中國的治理」。
對於中國而言,推動外交是經濟勢力日益強大的自然延伸,目標之一是要恢復中國在全球政治舞台的核心角色,同時也是要反擊美國遏制其崛起的努力。而習近平的動作,也對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構成自冷戰以來的最大挑戰。
習近平自從掌權後,相較於前任者,外交立場更強硬,除了不斷呼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在有領土爭議的南海島嶼進行軍事建設,對台灣立場更加激進,並以叫囂嗆聲「戰狼」作風回應其他國家的批評。
習近平在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的演說中就曾表示,「回到世界舞台中央的時候到了」。一位亞洲外交官向《金融時報》表示,習當時就已替鄧小平時代的韜光養晦路線畫上句點,「現在正式用截然不同的內容取代鄧小平的教條」。
針對烏克蘭戰爭,習近平今天(3/31)將接見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希望能在西班牙7月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之前,先為中國與歐盟的關係暖身,奠定基礎,而接下來幾週,預計還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會訪問中國。不過烏克蘭戰爭爆發至今,習近平還不曾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
此外,北京當局還企圖在發展中國家取得領導權。最近幾週,習近平不斷提倡「中國式現代化」比西方以規則為主的秩序,更加適合發展中國家。
精研中國區域影響力的以色列學者陶文亞(Tuvia Gering)表示,「我們必須用新的眼光看待中國的外交政策,因為這些動作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