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活動。彭博新聞
中國自明天起實施強制社保。據陸媒報導,此前已有企業選擇關停工廠或將聘請員工一事外包,規避繳納社保;在中國社群媒體上也出現許多社保相關討論,有員工稱被降薪,但也有餐館自稱願支持社保制度。
中國最高法8月1日發布一則解釋,其中指出,任何員工和雇主之間「不繳社保」的私下約定都無效。9月1日起強制實施新規,任何用人單位想逃避「繳社保」的責任,都可能被追責、罰款。
事實上,上述解釋並非新規,而是對社保強制繳納的重申。過去中國的「勞動法」有直接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該規定雖能有效遏制勞動者「主動棄保」情況的發生,但強制繳納社保讓原本獲利不多的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面臨困境。
據財新、搜狐新聞旗下媒體極晝工作室等媒體報導,近幾年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很多公司並無替員工繳納社保。強制社保新規一出,有老闆選擇調降員工薪水、辭退員工或關停工廠。
浙江義烏一間日用品工廠自去年下半年起,生意逐漸變差。老闆陳平(化名)表示,這幾年幾乎沒獲利,收支總體持平,但8月頒布的「社保新規」成最後一根稻草,最後決定清退工人,關停工廠。
陳平表示,浙江的一些服裝廠一般有300、400人,若被工人集體舉報或強制補繳社保,對本就經營困難的小工廠而言是致命打擊,「像縫紉工、包裝工一般工資在人民幣6000元左右(約新台幣2萬5729元),繳社保肯定要降薪」。
在江蘇經營紡織廠的劉宇(化名)表示,紡織業利潤空間有限,再加上近年來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訂單波動大。若按現行規定為員工全額繳納社保,人工成本將占約70%,工廠生存會更加艱難。
在縣城景區開飲料加盟店的一名老板表示,目前應對之策是不再請兼職員工,並削減名正式員工,為剩下的3名員工繳納社保,但需降薪300至500元。
另外,也有公司選擇將聘請員工一事外包給人力公司。據財新報導,在北京經營家政中介公司的李嶼(化名),決定把除行政人員以外的所有員工,外包給人力公司,其身邊也有幾個同行選擇外包或裁員。
中國最高法8月1日公布新規後,中國社群媒體小紅書、抖音上的文章及影片顯示,有不少公司積極與員工討論如何繳交社保。影片中,有不少餐館老闆自稱不裁員且全額繳納員工社保,支持國家政策;但也有部分民眾表示,公司將調降薪水,以彌補新規上路後的社保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