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算是一部好的歷史電影?現實有時比戲劇更戲劇性,更別說是那些足以改變國家命運的歷史事件與政治鬥爭。這些元素在《南山的部長們》恰恰好都有。
初看片名,可能使人有些困惑,何謂南山?又是什麼部長?
《南山的部長們》為南韓政治電影。(圖片來源/車庫娛樂Facebook)
這要從戰後南韓開始講起。韓戰後的朝鮮半島與現在所認知的南北韓現況有很大的差異,雖然都因戰亂千瘡百孔,南韓經濟實力在當時遠不及北韓。
政治上,相較激烈反對美蘇託管朝鮮半島的金九(김구),李承晚陣營更受美國鍾意,於是從1948年開始,這個背後有老美撐腰的強人,便坐擁總統大位長達12年,直到1960年因作票而爆發學生示威的四一九運動才黯然下台。
沒想到,隔年時任少將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成功入主青瓦臺,一舉成為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統(18年之久)。
朴正熙任內設立韓國第一個情報機構──中央情報部,被稱為韓國CIA(KCIA),原被設計為蒐集北韓情報的機關,但事實上是服務獨裁者的政治武器,也是消滅政敵的手段,最知名的策畫便是刺殺金大中未遂。「南山」,是中央情報部所在地,而所謂的「部長」,指的是中央情報部部長,這個使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在南韓獨裁時期成為恐怖的代名詞。
要如何救起經濟疲弱的南韓,同時保護南韓不受北方共匪時不時滲透呢?朴正熙的路線與其他獨裁者並無兩樣──全力發展經濟,並嚴厲壓縮爭取民主自由的空間,這使他創造了1960年代的漢江奇蹟,一舉將南韓推向亞洲四小龍之列,卻一再擴權,無視公民訴求,使後世在評價他的政績時往往毀譽參半,「經濟高分,民主零分」便是最合適的寫照。
朴正熙(左)在1960年代將南韓推向亞洲四小龍之列,卻無視公民訴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然而當韓國經濟逐漸好轉,人民的需求從生存轉至精神層面,開始追求民主與政治權利,朴正熙政權的正當性也開始面臨挑戰。
1979年四月底,不滿YH貿易公司惡意倒閉的女員工發起抗議,獲得當時主要反對派新民黨領袖金泳三的支持,卻反倒被朴正熙傾全力鎮壓,甚至連金泳三的國會議員位置都遭拔除,這項舉動宛如提油滅火,引發韓國人民全面性的厭惡一次爆發,其中以釜山(金泳三求學地)與馬山的學運「釜馬民主抗爭」(부마민주항쟁)最具代表性,也埋下朴正熙遭受刺殺的原因。
釜馬抗爭該如何處理?青瓦臺內部有兩種聲音,鷹派的總統侍衛長車智澈主張應全力鎮壓,但明瞭事態嚴重的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則主張應採懷柔態度,防止後果變得更難以收拾。然而軍人出身的朴正熙顯然偏好全力鎮壓,又因車智澈的搧風點火,使朴正熙對金載圭愈來愈無好感,最終金載圭決定先發制人,在1979年10月26日,主動刺殺總統朴正熙與政敵車智澈。
朴正熙絕對沒有想過,身旁心腹的矛盾,到頭來竟會反噬自己。自稱因追求民主而刺殺總統的金載圭也絕對不知道,韓國迎來的是另一段漫長的獨裁時代。而朴正熙留下的政治遺產和獨裁遺緒,在他死後三十多年,仍幫助親生女兒朴槿惠登上總統大位。這就是歷史的無奈,也或許是它的趣味。
在朴正熙遭刺殺後三十多年,其女兒朴槿惠成為南韓總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南山的部長們》重現1979年朴正熙遇刺事件始末,先以結果示觀眾,再從事件發生的前四十天開始說起,飾演金規泙的李炳憲,角色原型即為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在此片中有極吃重的戲分,然而李炳憲的表演禁得起大特寫考驗,把在體制中藏著體制外謀略的深沉、焦慮與暗潮洶湧詮釋到位,可以觀察到李炳憲每當緊張時,便會出現往後梳頭髮的小動作,表演的細緻令人驚嘆,劇組在布景和美術所下的功夫也毫不尷尬。
關於朴正熙暗殺事件的資料不勝枚舉,可以看見劇組把握每個細節,包含傳聞朴正熙最後說的話,那場酒席中誰起身、誰說了什麼話題,以及金載圭暗殺過程中的意外與行兇後的不知所措等等,讓歷史線索重現大銀幕,縱使不見得全然真實,卻在不大幅度誇張戲劇化的前提,再造那道讓人緊張、激情的政治長廊,每條線頭都引領著最終的槍聲。
李炳憲在《南山的部長們》中飾演角色原型為中央情報部部長,其表現令人驚艷。(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2004年的《總統的理髮師》曾以黑色幽默手法側面描述這段歷史,這次《南山的部長們》則選擇大膽直面處理。儘管已過四十餘年,朴正熙依然在不少老一輩南韓世代心中占有重要位置,電影碰觸此爭議絕對有風險,不過也足以看見南韓電影處理歷史題材的野心與勇氣,逐年愈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