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南韓電影《白頭山:半島浩劫》稱霸韓國票房榜,這部好萊塢式的大成本災難片,首日票房即超越賣遍全亞洲的《與神同行》,一再證明韓國電影工業純熟已至如此境界,但卻很快地引發韓國網民正負評洗版,一切原因都在於它不只是一部普通的商業爽片。
故事背景設定於現今,電影開誠布公即告訴觀眾:這是在北韓同意非核化後,美軍將派人前往北韓境內運走核武器,然而此時,位於中朝邊界的白頭山(台灣習稱「長白山」)突然火山爆發,並引發接二連三的火山性強震,導致南北韓房屋倒塌、死傷慘烈。
惡夢不僅於此,科學家研判最後的火山爆發將使整個半島幾乎全面陷入火海,距離南北韓文明發展覆滅僅剩下數十小時,青瓦台找來地質學教授姜奉萊(馬東錫 飾演),決定在白頭山下的礦場引爆核彈,以此軟化岩漿層以紓解火山壓力,進而預防最後一次災難性的火山爆發,想當然爾,中美絕對不會同意。
這部災難鉅作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的商業成績,原因有許多層面。
一方面,它是一部相當切時的作品。姑且不論韓國人創意有多腦洞大開,被列為休火山的白頭山並非不可能爆發,近十年來,許多地質學家觀測到火山運動漸趨活躍,白頭山地震絕非架空想像,確實是南北韓人生活的隱憂。
另外,北韓宣布非核化是近幾年的事,自2018年4月以降的南北韓高峰會,至今為止就已舉辦三次韓朝文金會與三次美朝川金會,幾乎大大擴充世人對北韓的想像,縱使後續發展並非想像順利,朝鮮半島的壓力的確鬆解不少,而會談最重要的目標便是「朝鮮半島非核化」。
另一方面歸功於卡司到位,集結南韓影視圈實力派演員河正宇、李秉憲,並找來馬東錫、裴秀智等人氣演員,甚至連坎城影后全道嬿都驚喜出演,華麗演員讓票房有了基本盤。
此外,災難電影仰賴聲光畫面相互輔助,敘述強震摧毀城市的作品更需特效技術,這部由李海俊與金炳世執導,《與神同行》導演金榮華監製的新作,很大部分承襲了《與神同行》的製作團隊,因此在視覺效果方面具一定水準。
雖仍舊不及好萊塢頂級災難電影,缺點也明顯,包含節奏不是很好、劇本充斥套路和邏輯問題,但《白頭山》已能接收此類好萊塢商業大片在韓國市場的衰退與空缺,也絕對有實力滿足亞洲觀眾的胃口,若持續穩健發展下去,反攻好萊塢只是時間問題。
《白頭山》表面看來是一部災難商業片,卻暗藏滿滿政治意涵,一開始即可窺知一二。南韓深受強震襲擾,卻還得聽從美國命令行事,無法自力救濟,那句「韓國這個國家,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可能戳中許多韓國人的心頭痛。
韓國自古奉行「事大主義」,也導致它在強權政治間左右搖擺的命運,從清日、美俄到現在的中美日,每個歷史時點都難逃大國影響。別忘了,韓戰結束時簽訂停戰條約的是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盟軍,南韓從未簽署,換言之,現今南北韓要單方面改變戰爭狀態在法理上是不可能的。
另外,即便已在討論移交,南韓至今「戰時作戰指揮權」依然在美軍手中,即便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得看美中老大哥的臉色。
這是為什麼韓國這麼想做自己領土的主人到一個外人看來有點「自爽」的地步,現實中辦不到,就只能在影視作品中實現,《白頭山》就是這樣一部充滿著反霸權,並主張南北韓應當攜手合作、重建韓半島的電影。
片中真正的敵人不是不合作的北韓,而是只在乎自身利益的中美兩大國,放入現實國際關係中也相映成趣。片中有幕河正宇飾演的南韓人,在覬覦核武的中美兩方戰火間,憤慨地大喊「停火!停火!」,接著用機智扭轉自身命運,中美兩國只能摸摸鼻子撤退,韓國人的心願幾乎是毫不隱諱地表達了。
反霸權意識中,「反美情結」更表露無遺,馬東錫飾演的在韓美國人Robert,從美國認同到最後回歸韓國姓名的過程是一例;美國將手介入青瓦臺政府強行主導也是一例。
因此,不難理解《白頭山》為何在南韓入口網站NAVER引發兩極正負評(唯一無爭議的恐怕是政府總扮演無能,甚至拖累、阻礙的角色,這也是韓國電影中常見的特色),許多韓國人無法接受電影「美化北韓」與「妖魔化美軍」的政治立場,遑論「南韓菜鳥」(河正宇)與「北韓主導」(李秉憲)這種必將造成爭議的角色設定,這是可被預期的。
韓國影視圈一向有個難被驗證的現象,當南北韓關係良好時,影視作品中的北韓角色通常較為討喜;而當南北韓局面緊張時,北韓則多被描繪為十惡不赦的大反派,這部電影的製作期正巧介於兩韓快速回溫的那段時間,近期更有南韓財閥千金誤闖北韓,到頭來與朝鮮帥氣軍人談戀愛的韓劇《愛的迫降》,相當程度引發南韓人民對「美化北韓形象」的憂慮,而在「左派、反美、親北韓」的文在寅總統任內出現這樣一部電影,或許也滿具有討論空間。
樂觀來說,「對南北韓和解的想望」是《白頭山》的重要母題,分別出身南北韓的兩位男主角從互不信任到彼此幫助的兄弟情誼,與南韓亟欲製造和平氣氛、排除外在勢力不謀而合,電影末端甚至提及合作開發能源一事,國族情感上、經濟利益上都兼顧了,儘管現在看來,仍是想像力十足的幻夢罷了。
《白頭山》可以單純視為一部商業災難片,但韓國人總喜歡在當中藏些訊息,因為他們知道,對於身處這個環境下的韓國觀眾和北韓觀眾(有機會看到的話)眼裡,他們一定讀得懂這些弦外之音。
作者:彭紹宇 文章出處:放映週報
延伸閱讀:
・《陽光普照》:在成為別人的太陽前,先溫暖自己
・《返校》:只有在自由的土壤,才能拍出那些不自由的故事
・評《小丑》:迴盪在這時代的心碎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