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27日,參與斯德哥爾摩銀行搶案的綁匪歐洛夫森(右)與被綁架人質在銀行裡,不久後警方即攻堅逮人。美聯社資料照片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心理學現象,本週是這個名詞誕生50週年。它源於當年發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起銀行綁架案,之後就常用於形容綁架案中人質對綁匪產生的羈絆心理。本文將介紹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與它的命名起源。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什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泛指人質與綁匪相處日久後,對綁匪產生的心理連結。在某些案例中,人質可能開始認同綁匪和他們犯案的原因,甚至開始站在綁匪這邊反抗警察。專家對這種現象不做診斷,而是用於形容某些人質遭綁架甚至被虐後的心理因應機制。
命名由何而來?是瑞典犯罪學家貝耶洛特(Nils Bejerot)在1973年8月一起銀行綁架案中向警方提出的用語。在那起綁架案中,部分人質站在綁匪那邊反抗警察,當時貝耶洛特以銀行所在的廣場名稱將此現象命名為「諾馬爾姆症候群」(Norrmalmstorg syndrome),國際間則稱之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貝耶洛特在1988年逝世。他的女兒蘇珊(Susanne )23日向美聯社表示,父親從未想過這個用語會在全球廣為流傳,「他不理解為何這個詞變得這麼有名」。
那起銀行劫案詳情如何?1973年8月23日,犯下竊盜罪的囚犯歐森(Jan-Erik Olsson)在從監獄准許放假外出期間企圖搶劫斯德哥爾摩市中心一家銀行。警方立即到場,與奧森展開對峙。
當年32歲的歐森持一把衝鋒槍挾持4名銀行員工,要求取得300萬瑞典克朗、一件防彈背心和一輛用於逃離現場的汽車。他還要求讓他的前獄友歐洛夫森(Clark Olofsson)獲釋並來到銀行。當局同意了這些要求。
這起事件是瑞典第一樁由電視現場直播的犯罪案件,警方試圖說服歐森和歐洛夫森投降,甚至瑞典總理帕爾梅(Olof Palme)也參與了談判。
期間有一名人質恩瑪克(Kristin Enmark)在電話中呼籲帕爾梅滿足兩名罪犯的要求,還說她害怕的是警察,而不是這兩名罪犯。恩馬克後來表示,她對歐洛夫森產生了一種連結之情,認為他能保障她的安全。
在這場人質事件的對峙期間,有兩名警察遭槍擊受傷。直到8月28日,警方使用催淚瓦斯攻堅進入銀行,逮捕了歐森和歐洛夫森並解救人質,事件才落幕。
還有哪些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知名案例? 其中一起最著名的案例發生在1974年,美國報業大亨赫斯特(William Hearst)的19歲孫女派蒂赫斯特(Patty Hearst)遭沒沒無名的武裝共產革命組織「共生解放軍」(Symbionese Liberation Army,簡稱SLA)綁架。
兩個月後,派蒂赫斯特宣布效忠SLA。她指責自己的家人,並持槍在SLA旗幟前拍照。外界對她與綁匪產生的連結議論紛紛,也開始討論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問題。派蒂赫斯特於1975年被捕,判刑7年。卡特總統1979年讓她減刑出獄,2001年柯林頓總統則在卸任前頒布特赦令,撤銷她所有的罪名。
某些家庭暴力或童年性侵害的受害者會對加害者產生情感羈絆,也適用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概念。
真有其病或只是迷思?在廣為採用的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s Diagnostic)或《國際疾病及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or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中,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從未被列為診斷病名。部分專家質疑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否真是一種心理狀態,或只是某些人在面臨極端危險的狀況時,為求生存而做出的理性選擇。
美國某些執法專家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現象其實很少見,是被媒體過度宣傳。但這個詞語仍廣泛出現在書籍、電影、音樂等大眾文化裡,且已進入英語字典,成為一個非正式用語,用於指稱那些與加害者意外建立羈絆的人。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是許多電影的創作靈感來源,例如由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主演的2013年驚悚電影《一日一生》(Labor Day)。
伊森霍克(Ethan Hawke)、諾蜜瑞佩斯(Noomi Rapace)主演的2018年電影《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則重現1973年那場銀行搶劫案。「1世代」(One Direction)、謬斯(Muse)等搖滾樂團也曾創作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名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