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析:日本對華晶片設備限制本週上路 東京深感不安

    2023-07-24 16:41 / 作者 陳家齊
    台積電新竹廠展示的晶圓圖片。彭博新聞
    日本配合美國政策,限制中國生產先進半導體的能力,對晶片製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路透社報導分析,東京的一些官員仍舊感到擔憂,他們認為美國採取對抗性態度可能會妨礙協調,且毫無必要地激怒北京。

    從本週開始,日本將限制23種類型的設備出口到中國,包括對矽晶片鋪上薄膜的機器,以及在晶片上刻製精細電路的設備,這些晶片可能被中國用於軍事用途。

    然而,儘管美國在去年10月的限制公告中20次提及中國,日本卻採取了廣泛的設備管制,並不特別針對中國。

    一名日本經產省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我們對美國的做法感到奇怪與不安。只需管制產品,沒有必要指名道姓。」這名消息人士還補充,除非涉及軍事衝突,否則日本不能對特定國家實施制裁。他認為去年10月的宣布時間點是在美國期中選舉前夕,政治操作意味濃厚。

    去年10月,拜登政府宣布大幅擴大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14奈米製程或更先進製程的晶片設備、原料與軟體服務原則上禁止賣給中國,需另外申請特別許可。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在今年3月宣布日本的措施時則是對記者強調,中國只是受到管制的160個國家和地區中的一個,日本的規範並非為了遵循美國。儘管如此,中國已警告日本撤回相關措施。

    東京和華府對中國推動發展先進技術的行動表示憂慮,並於5月七國集團(G7)的峰會中,與其他工業化民主國家達成協議,就中國可能進行經濟脅迫,進行「去風險化」。

    各國分別實施的管制措施可能引起不一致與衝突

    然而,對於晶片製造設備各做各的管制,其差異可能會考驗各國的團結。如果其中一方限制出口的設備,另一方卻允許照樣可以賣給中國,就能獲得競爭優勢。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貿易與技術項目主任班森(Emily Benson)表示:「每個國家都負責自己的許可政策,如何執行這些許可政策,也取決於各個國家。」

    第二名日本政府官員表示,日本並未採用美國「原則不准出口」的作法,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允許出口。由於這一問題的敏感性,這些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都要求匿名。

    各國可能還有潛在的衝突,因為與日本或者從今年9月1日開始實施管制的荷蘭不同,美國並未將管制局限於特定工具。

    華府的貿易律師沃夫(Kevin Wolf)表示:「美國的限制規定還包括其他的原料以及(軟體)服務,其他國家沒有這些限制。」

    路透社聯繫了日本的6家晶片設備商。其中晶片成膜設備供應商亞太國際電機(Kokusai Electric)和日本晶片設備龍頭廠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都表示他們預計日本的管制對業務影響有限。

    晶片測試設備廠愛德萬測試(Advantest)表示其產品不受影響。晶片曝光機製造商尼康(Nikon)與佳能(Canon),以及晶片晶圓清洗機製造商迪恩士(Screen Holdings)並未回應。

    協調合作

    日本、美國和荷蘭各自採取的管制措施若要協調進行,需要密切合作。

    曾任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官員,現任CSIS研究員的路易斯(Jim Lewis)說:「最關鍵的重點在於,哪些可以安全放手,哪些需要限制。每個人對這條紅線的畫法都稍稍有所不同。」他曾與日本貿易官員會面,並認為東京方面承諾限制某些出口。

    東京、阿姆斯特丹和華府都表示,希望把晶片設備列入冷戰之後建立的瓦聖納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管控名單。這個有42個成員國的協定,管控一系列武器、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

    然而,他們很可能無法獲得所需的一致支持。路易斯說:「瓦聖納協定幾乎是死路一條,因為俄羅斯是其中的成員,你不可能取得所需的一致決同意。所以,實際的辦法是與那些關切的國家攜手合作。」

    一名日本經產省官員說,一個替代選項是與美國和荷蘭組成更緊密合作的組織,監督晶片製造設備,最終擴及其他國家。

    管控料將繼續擴大

    與此同時,美國拜登政府預計將更新去年10月的對華科技出口限制規定,一部分是為了與日本管控設備清單一致。

    路透社上個月獨家報導,這可能進一步限制荷蘭晶片曝光機大廠艾司摩爾(ASML)能夠向中國提供的設備,管控比荷蘭政府更嚴。美國可以直接對艾司摩爾進行監管,因為其設備包含美國技術與零件。當時,消息人士預計這項美國政策更新將在7月宣布,現在看來本月可能來不及宣布。

    一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說:「原因之一是因為美國仍在與日本進行溝通。他們需要確保,如果他們管制了某項設備物料,也要確保日本管制類似的產品。」

    中國報復料也將擴大

    另一名日本經產省官員表示,東京擔心針對中國的措施將引起報復,比如禁止日本電動車的銷售,「讓別人丟臉有什麼好處呢?除非那就是你的目的。」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認為,與其說是日本法規「不針對特定國家進行制裁」的體制,不如說日方很清楚中國如果被明確指名,日中關係將會嚴重惡化。他指出:「相較於美國,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仍然很高,如果對中國貿易突然減少,將對日本造成相當大的打擊。」

    今年3月,當日本公布加強出口管制的內容時,中國商務部回應稱:「如果日本的主張妨礙了兩國間的半導體產業合作,中國將採取堅決措施來保衛自身的權益。」

    中國本月就已突然宣布,將從8月開始,加強管制用於半導體製造的鎵、鍺原料出口。日本海鮮水產品目前也遭遇中國海關強力全面檢驗,無法排除這是否與半導體設備限制有關。

    據中國官媒《中國日報》報導,中國商務部的前副部長魏建國在鎵、鍺限令出爐時警告,這只是中國反制的開始,中國還有很多制裁手段,「如果對華高技術限制繼續升級,中國的反制措施也會進一步升級。」

    日本經產省的高級官員警惕說:「從(中國)與美國的交鋒中可以看出,你做了什麼,對方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