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對等關稅」有變數? 美3保守派大法官質疑川普徵稅越權

    2025-11-06 08:03 / 作者 朱紹聖
    2025年11月5日,美國最高法院就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進行言詞辯論,有民眾在院外手持標語表達抗議。路透社
    美國最高法院週三(11/5)對總統川普的全球關稅政策進行審理,但在首日長達2.5小時的言詞辯論中,3名保守派大法官對川普政府每月徵收數百億美元關稅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暗示已逾越權限,這代表對總統權力的重大考驗。

    今年4月,川普(Donald Trump)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全球貿易夥伴祭出一系列「解放日」關稅措施,對大部分進口美國商品按原產國課徵10%至50%關稅,聲稱此舉是為了解決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

    此舉引發小型企業和民主黨執政的州政府不滿,為此提出3起訴訟,均獲上訴法院裁定聯邦政府開徵關稅違法。川普政府對此提起上訴,並轉由最高法院審理。由於目前9名大法官中,有6人是由共和黨提名任命,多數人預期,裁決將在明年1月前就會出爐。

    然而,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5日指出,關稅實質是「對美國民眾徵稅,而徵稅權向來是國會的核心職權」。而經川普提名任命的大法官戈蘇奇(Neil Gorsuch)也對川普政府主張國會已將關稅權力移交總統的論點表示憂慮,暗示可能投反對票。

    同為川普提名的大法官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則質疑,《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條文是否足以賦予總統開徵關稅的權力,詢問聯邦檢察總長、政府首席律師索爾(John Sauer)是否能指出,歷史上或條文裡是否曾將「規管進口」用於授予總統徵收關稅的權力。

    此次關稅辯論在華府引起廣泛關注,負責關稅談判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均出席旁聽。貝森特表示,他對法院裁決感到樂觀,若最高法院裁定敗訴,政府將訴諸其他法律途徑,以確保關稅政策持續有效。

    此次審理範圍還包含川普宣稱為打擊芬太尼走私,而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實施的獨立關稅措施,但目前美國對鐵鋁製品、汽車的關稅是依據不同法源徵收,因此不會受到直接影響。若最高法院裁定川普關稅違憲,可能迫使政府退還超過千億美元的關稅。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