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荷蘭大選極右派領袖意外失勢 「只會反對不會治理」考驗歐洲民粹政黨

    2025-10-30 09:14 / 作者 李寧怡
    2025年10月29日,荷蘭自由黨領袖懷爾德斯在國會大選中投票。路透社
    歐洲極右勢力日益壯大,不過在荷蘭週三(10/29)提前舉行的國會大選中,極右派領袖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卻意外失勢,中間派政黨「民六六黨」可望取得第一大黨地位。分析指出,歐洲國家那些在野時聲勢強大的民粹領袖,一旦真正掌權,支持度往往難以維持。

    兩項出口民調顯示,由傑騰(Rob Jetten)領導的「民六六黨」(D66)預計可在國會150席中拿下27席;自由黨(PVV)可望取得25席,較2023年的37席大幅下滑。

    中間偏右的自民黨(VVD)預計將贏得23席;左翼綠黨(GroenLinks)/勞工黨(PvdA)聯盟預計可取得20席。包括中左、中間與中右派的四大主流政黨若合作,可望在不納入自由黨的情況下組成穩定多數。

    華爾街日報》指出,懷爾德斯因未能兌現競選承諾,遭到選民懲罰。懷爾德斯是歐洲新一波極右浪潮中最知名、政治經驗最豐富的人物之一,但荷蘭多數主要政黨領袖都表示,不會與他合作組閣。

    分析指出,荷蘭自由黨的選舉結果成為歐洲右翼民粹領袖的教訓:能在體制內妥協、與夥伴合作的領導人,例如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才能在執政時維持影響力;無法有效治理者,則可能迅速被淘汰。

    自由黨兩年勝選時,荷蘭成為西歐率先向右轉的國家之一。但懷爾德斯的執政聯盟不允許他出任總理,因此他在自由黨執政期間大多處於「旁觀攻擊」的角色,但他親自挑選的自由黨內閣卻在推動立法時屢屢受挫。

    今年5月,懷爾德斯提出多項移民政策要求,包括關閉庇護中心、封鎖邊界以阻止尋求庇護者,並遣返數以萬計敘利亞人,包括已獲得臨時居留的移民。到了6月,他決定讓自由黨退出執政聯盟,因此國會須在本週重新選舉。選民顯然對此反感。

    懷爾德斯在X平台發文表示:「選民已經做出決定。我們本希望結果不同,但我們立場堅定。我們依然是荷蘭第二大,甚至可能最大政黨。」

    62歲的懷爾德斯因警告歐洲遭「伊斯蘭入侵」而成名。他曾呼籲禁止《古蘭經》、關閉清真寺,因安全威脅已在警方保護下生活20年。他長期將焦點放在移民議題,認為荷蘭民眾對大幅降低移民人數的訴求被忽視。他也公開支持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在這次選戰中,懷爾德斯呼籲選民擴大對自由黨的支持,讓他能推動現任政府無法落實的強硬政策。不過自由黨仍面臨歐洲多國仍存在的「反極右」障礙,也就是其他政黨即使在選舉中輸給極右派,也會拒絕與極右派共組政權。

    懷爾德斯2023年勝選,主因是他將反移民訴求與民眾對房屋不足、公共服務欠缺的不滿連結。然而,目前荷蘭的住房危機依然嚴峻,且預計今年的庇護申請將達到4萬件,與懷爾德斯承諾的「零庇護」相差甚遠。政府試圖退出部分歐盟庇護規範的計畫也毫無進展。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