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籍前副總統賀錦麗(右)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昆斯伯格專訪。翻攝英國廣播公司官網
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去年取代放棄競選連任的前總統拜登,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敗給共和黨的川普。賀錦麗沉潛近一年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暗示自己或許可能會再度角逐白宮。
這是賀錦麗選後首度接受
英國媒體專訪,與BBC記者昆斯伯格(Laura Kuenssberg)面對面侃侃而談。專訪將在英國時間26日上午9點BBC的《蘿拉•昆斯伯格週日訪談》(Sunday with Laura Kuenssberg)播出。
暗示或將捲土重來「我還沒結束」賀錦麗在專訪中說,也許自己「可能」有朝一日會當上總統,並有信心未來一定會有女性入主白宮,提到她的姪孫女們「在她們的一生之中,肯定能看到一位女性總統」。被問到是否會是她本人,她回答:「或許吧。」
這是賀錦麗自去年敗給川普以來,透露2028年總統大選可能捲土重來的最強烈暗示。
賀錦麗強調,她尚未作出是否再度參選的決定,但自認仍有政治未來:「我還沒結束。我整個職涯都奉獻於公共服務,這早已融入我的骨子裡。」
對於民調顯示,自己在民主黨內地位邊緣,人氣甚至不如好萊塢明星巨石強森(Dwayne “The Rock” Johnson)的說法,賀錦麗不以為意,強調自己從不在意民調:「如果我聽信民調,我根本不會參選第一次、第二次公職,更不會坐在這裡。」
重話批川普:把政府武器化「臉皮薄到開不起玩笑」賀錦麗也將矛頭對準川普,稱他是「暴君」,並表示她在競選期間所提出關於川普的警告,包括他行事如同法西斯主義者,以及領導獨裁政府,都已證實。
她說:「他說過要把司法部武器化,而他確實這麼做了。」
賀錦麗也提到,深夜脫口秀主持人吉米金莫(Jimmy Kimmel)因開玩笑嘲諷右翼網紅柯克(Charlie Kirk)之死的現象,節目一度遭美國廣播公司(ABC)停播,川普還公開慶祝此事。
她說:「你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例如他如何把聯邦機構武器化,用來追查政治諷刺者……他的臉皮薄得連一個玩笑的批評都受不了,結果在這個過程中竟試圖關掉整個媒體機構。」
賀錦麗還抨擊了美國的企業領袖和機構,認為他們太容易向總統的要求屈服,「有許多人……從第一天起就屈服了,我相信他們之所以在暴君腳下屈膝,有很多原因,包括他們想要接近權力,或者想要讓一項合併獲批准,或者想要避免被調查」。
太多的「如果」:如果拜登早點退選、如果選戰更聚焦經濟...自川普一年前大勝以來,民主黨內一直在檢討敗選原因,部分矛頭指向前總統拜登未及早退選,也有人質疑若賀錦麗早點參選、聚焦選民最重視的經濟議題,結果是否會不同。
賀錦麗曾形容去年敗選是一場「創傷性」的打擊,她和競選團隊都因出乎意料的失敗嚴重受創。賀錦麗說,當選舉結果出爐時,她不斷重複「我的天啊、我的天啊,我們的國家會怎麼樣?」
她試圖解釋敗選的原因,著重在她與川普在普選票數上其實非常接近。普選結果的確非常接近,差距不到2%。然而,在決定勝負的選舉人團票中,川普以壓倒性優勢打敗她。
白宮反應冷淡「美國人民不在意賀錦麗的荒謬謊言」被問到賀錦麗對川普的評論時,白宮表現得相當冷淡。
白宮發言人傑克森(Abigail Jackson)說:「當賀錦麗以壓倒性差距輸掉選舉時,她早該接收到這個訊息:美國人民不在意她荒謬的謊言。或者,也許她確實領會到了,這就是為什麼她繼續對外國媒體宣洩不滿。」
賀錦麗在訪談中坦言,2024年選戰時間太短,「起步太晚,幾乎不可能贏」。賀錦麗上月下旬出版回憶錄《107天》(107 Days),記述拜登退選後,她只有107天競選時間的艱辛歷程。
昆斯伯格在BBC的專訪前導文中表示,她數度追問賀錦麗,是否應該更早敦促拜登讓位。她究竟對拜登的健康狀況了解多少?還有一個可能困擾她的問題:如果拜登更早退出,她現在會不會就是總統,而不是川普?
答案顯然是無從得知,那是個可能改變美國命運的巨大「假設」(if)。
賀錦麗願意對自己的未來投下強烈暗示,但她本人,或坦白說、任何其他民主黨高層,都不太願意面對該黨的長期困境。
專訪的大哉問:民主黨何去何從?一個中間偏左、主流派領導的政黨,要如何對抗一位右翼民粹領袖?答案是應該繼續聚焦在川普身上?還是應該更有力地為主流選民(Main Street)發聲?
昆斯伯格說,當她質疑這位前副總統,為何競選活動未能更好地與勞工階層建立連結時,她說自己需要更多時間去做到這點,並指出這個族群早已長期與民主黨漸行漸遠,她也遺憾自己去年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推動有關住房或托育等民生議題的主張。
但即使下次有更長時間,也並不保證她的論點會更具說服力,或更受到歡迎。
賀錦麗仍然有人隨行在側,幕僚緊張地看著時鐘,她的每分鐘行程都像軍事行動般精確安排;持續旅行,在各國首都舉行精心編排的活動,以及少數幾場精心挑選的電視訪談。
昆斯伯格在文末指出,這次賀錦麗是為了宣傳新書而出國,而不是為了競選。但也許,若一切如她所願,這正是另一場競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