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推動數字人民幣。美聯社
川普政府力推穩定幣成為主流金融支柱及強化美元主導地位的工具後,中國多家科技龍頭原擬參與在香港的穩定幣試點計劃,但英國《金融時報》週六(10/18)透露,在北京當局對私部門控制的貨幣崛起表示擔憂後,相關計畫戛然而止。
穩定幣(stablecoin)是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的數位貨幣,構成加密貨幣交易的基石。包含阿里巴巴支持的螞蟻集團和電商龍頭京東在內,多家中國科技龍頭今夏曾表示,將參與香港的穩定幣試點計劃,或發行代幣化債券等虛擬資產相關產品。
但《金融時報》引述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收到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和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網信辦)等中國監管機關的指示後,這些企業已暫停自家穩定幣計劃。
5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官員對允許科技集團與經紀商發行任何類型的貨幣表示擔憂,而此舉亦被視為對該行數位貨幣計劃「數字人民幣」(E-CNY)的挑戰。「監管層真正的顧慮在於,誰擁有最終的鑄幣權。是央行,還是市場上的私營企業?」
報導指出,中國當局的反擊凸顯全球監管機構正積極應對穩定幣崛起,尤其是在川普政府將穩定幣奉為主流金融支柱和強化美元主導地位的工具之後。
香港金融管理局8月開始接受穩定幣發行機構的申請,使香港成為打造中國穩定幣的試驗場後,中國對相關計劃的關注度激增。中國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6月強調,中國必須發展人民幣掛鉤穩定幣,來應對美國維護美元霸權的金融挑戰。
但2名科技集團知情人士表示,在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發表演講後,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對發行穩定幣採取更謹慎的態度。
「我們需警惕穩定幣過度用於資產投機的風險,因誤導可能引發金融體系的欺詐與不穩定」,周小川7月在中國金融40人論壇上呼籲,全面評估穩定幣及其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周小川補充說:「儘管許多人認為穩定幣將重塑支付體系,但現實中現行體系的成本削減空間有限,尤其是在零售支付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