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激進組織「法塔赫」領袖巴固提,2012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出庭受審時,舉高雙手比出勝利手勢。美聯社資料照片
以色列和哈瑪斯的停火協議第一階段10日生效,依據協議,以色列須釋放巴勒斯坦囚犯。但被以國關押,巴勒斯坦最知名、最具號召力的領袖巴固提(Marwan Barghouti),不在以色列釋放名單之中。
美聯社報導,除了巴固提,以色列也拒絕釋放哈瑪斯長期要求的其他數名高知名度囚犯,儘管以色列政府10日於其官方網站公布的約250名囚犯名單是否為最終版本,尚未能立即確認。
哈瑪斯高層官員馬佐克(Mousa Abu Marzouk)告訴半島電視台,堅持要求釋放巴固提及其他高知名度人物,並正在與斡旋方討論此事。
以色列將巴固提視為恐怖分子領導人。2004年他因涉及造成5人死亡的攻擊案,被判處多個無期徒刑,現正於獄中服刑。
以色列害怕釋放巴固提的原因一些專家說,以色列害怕釋放巴固提還有另一個原因。巴固提一方面支持在某種程度上透過武裝抵抗對抗占領,另一方面又主張兩國解決方案。如果獲釋,他可能成為團結巴勒斯坦的有力人物,部分巴勒斯坦人將他視為「巴勒斯坦版曼德拉」。
根據10日生效的停火協議,以軍部隊開始撤離加薩約70%區域,退至「黃色界線」( yellow line)以外。一旦以軍完成撤軍,哈瑪斯將在72小時內、即13日前釋放約20名仍生還的以色列人質。以色列方面則將釋放約250名正在服刑的巴勒斯坦人,以及約1700名在過去2年內被關押在加薩的巴人。
雙方釋放名單在各自社群都有強烈回響。以色列人視被關押者為恐怖分子,其中一些人涉嫌自殺攻擊;很多巴勒斯坦人則把被以色列拘押的數千人視為政治犯或對抗數十年軍事占領的自由戰士。
以色列公布的釋囚名單中,多數是2000年代被捕的哈瑪斯與法塔赫(Fatah)成員。其中許多人因涉及槍擊、炸彈、殺害或企圖殺害以色列平民、屯墾區民與軍人的攻擊而被定罪。根據名單,超過半數的人獲釋後將被遣送回加薩,或流放到巴勒斯坦領土外。
2000年代巴勒斯坦爆發第二次大起義(Second Intifada),儘管多年來曾有和平談判,但巴人對持續占領的不滿仍釀成這場起義,並演變為血腥衝突。巴勒斯坦武裝團體發動的攻擊造成數百名以色列人喪生,以色列軍方則造成數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另外,這次將被釋放的巴人中包括魯卜(Iyad Abu al-Rub),他是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的指揮官,因2003至2005年間在以色列策劃自殺炸彈攻擊,造成13人死亡而被定罪。
這批釋囚中,年齡最大且服刑最久的獲釋巴囚是64歲的納阿瑪(Samir Abu Naama),他是哈瑪斯敵對派系法塔赫(Fatah)成員,1986年在西岸被捕,因裝設爆裂物而被定罪。年齡最輕的是卡蒂什(Mohammed Abu Qatish),他在2022年被捕時僅16歲,後被判刺殺未遂罪。
2025年8月20日,西岸城市伯利恆一面牆上有巴勒斯坦領袖巴固提的畫像。美聯社
過去數次換囚 以色列堅持不放巴固提哈瑪斯過去曾在兩度換囚時要求以色列在任何結束加薩戰事的協議中,將釋放巴固提作為交換條件,儘管他是哈瑪斯主要政治對手法塔赫的領袖,但以色列一再拒絕。
以色列擔心歷史重演。2011年以色列在換囚中釋放哈瑪斯高層辛瓦(Yahya Sinwar),長期被關押的他後來成為2023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的主謀之一。他後來出任哈瑪斯領導人,去年被以軍在加薩擊斃。
66歲的巴固提是巴勒斯坦政壇罕見的共識人物,被廣泛視為可能接替國際承認、掌管西岸部分地區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領導人阿巴斯(Mahmoud Abbas)的潛在繼任者。多項民調顯示巴固提是最受歡迎的巴勒斯坦領袖。
在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中嶄露頭角的巴固提巴固提1959年出生於西岸科巴爾(Kobar)村,就讀比爾齊特大學(Bir Zeit University)主修歷史與政治期間。他曾領導學生抗議以色列占領,並在1987年12月爆發的第一次巴勒斯坦起義中嶄露頭角。
以色列將巴固提流放到約旦。他在1990年代依據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臨時和平協議返抵西岸。
第二次起義爆發後,以色列指控當時擔任西岸法塔赫負責人的巴固提,是法塔赫相關武裝團體「艾格撒敢死隊」(Al-Aqsa Martyrs Brigades)的領導人,曾對以色列發動攻擊。
巴固提對於自己與該組織的關聯從未置評。雖然他曾表達對以巴並存建國的期望,但他也表示,面對日益擴張的以色列屯墾區,加上以軍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巴人有權反抗。
自認「不是恐怖分子、也非和平主義者」他在2002年為《華盛頓郵報》所寫的一篇社論中表示:「我不是恐怖分子,但我也不是和平主義者。」
不久後巴固提被以色列逮捕。庭審時他選擇不為自己辯護,理由是不承認該法院的權威。他因涉及艾格撒敢死隊的數次襲擊被判謀殺罪成立,遭判處5項無期徒刑,其他指控則被判無罪。
2021年,巴固提登記參選國會選舉,但後來選舉被取消。2017年,他曾帶領超過1500名囚犯進行為期40天的絕食,以爭取以色列監獄系統更好的對待。
民主世界研究機構(Democracy for the Arab World Now)客座研究員、線上雜誌Jadaliyya共同主編拉巴尼(Mouin Rabbani)表示,巴固提即使人在獄中,仍能跨越巴勒斯坦內部分歧建立橋樑,也曾向以色列方面伸出橄欖枝。
拉巴尼形容,巴固提「被視為一位可信的國家領袖,能以阿巴斯長期未能做到的方式來領導巴勒斯坦人」。
特拉維夫大學副校長、阿以關係專家齊瑟(Eyal Zisser)指出,以色列多年來的政策就是要讓巴勒斯坦人持續分裂,並削弱阿巴斯的政權,因此以色列「不希望」看到巴固提的崛起,阿巴斯本人也會因巴固提獲釋而感到威脅。
齊瑟說,巴固提並未牽涉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被指控的貪腐,這使得他更能獲得民眾支持;他的聲望可強化巴勒斯坦當局,對以色列右翼政府而言將是一個可怕的發展。
巴固提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今年8月,當時以色列極右派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Gvir)在監獄內拍攝一段訓斥巴固提的影片並公開。班吉維爾在影片中表示,以色列將對抗任何對國家不利的人並「將其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