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晶片示意圖。路透社
美國近年聯手盟國極力限制將高階晶片製造設備賣給中國,避免中國利用西方科技製造出可用於軍事用途的先進晶片。然而美國國會議員調查發現,這些限制措施仍有許多漏洞,中國仍然合法購買了近400億美元的高階晶片製造設備。
路透社報導,根據美國眾議院對中戰略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的調查報告,由於美國、日本、荷蘭三國發布的規範不一致,導致部分被美國列出黑名單的中國企業仍能買到非美系晶片設備製造商的設備。
該委員會呼籲,美國與盟國應全面禁止向中國出售晶片製造設備,而非僅針對某些中國製造商進行實施範圍有限的禁令。
報告指出,中國企業2024年在未違法的情況下,自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商大舉購入設備,總額達380億美元(約1兆1600億元台幣),較美方開始實施出口限制的2022年暴增66%。
中國去年購入金額 佔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商近4成這五大設備商是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美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美商科磊(KLA)、荷蘭艾司摩爾(ASML)與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而中國去年的購買金額佔這些企業總銷售額近39%。
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極力限制中國的尖端晶片生產能力,因為這些晶片對人工智慧(AI)與軍事現代化至關重要。
對中戰略特別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取得如此巨額的晶片製造設備,在製造各類半導體方面的競爭力仍不斷上升,「對全球人權與民主價值產生深遠影響」。
建議設備零組件也納入管制 避免中國自行造機報告建議盟國之間加強協調,並將管制範圍擴大至中國可能用於自行組裝晶片製造設備的零組件。
對此,東京威力科創美國分公司總裁杜赫提(Mark Dougherty)向路透社表示,相關產業對中國的銷售額今年起已有下滑之勢,部分原因是新的監管法規上路。他也樂見美日政府之間更緊密的政策協調。
他說:「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熱切期盼的結果顯然尚未達成。」
其他四家企業尚未回應此事。
三家中國公司成主要客戶 被指與華為秘密網絡有關報告特別提到三家中國公司:昇維旭技術(SwaySure Technology)、深圳鵬新旭技術(Shenzhen Pengxinxu Technology)與芯恩(青島)集成電路(SiEn (Qingdao) Integrated Circuits)。
對中戰略特別委員會的共和黨籍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與首席民主黨議員克里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去年已在致商務部的信中點名這三家公司,指它們與協助中國華為公司的秘密網絡有關,美國官員去年12月已禁止向這三家公司出口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