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重振與太平洋島國關係 與台灣攜手擴大區域電纜

    2025-09-17 09:45 / 作者 中央社
    台灣參與美、日、澳、紐等國共同規劃的太平洋地區海底電纜鋪設計畫,鋪建連接吐瓦魯國的第一條海底網路電纜完成上陸工程,澳洲外長黃英賢(Penelope Ying-yen Wong)在社交平台X發文公開感謝台灣的貢獻。X平台@SenatorWong
    美中持續競逐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之際,美國務院16日重申建立自由開放的太平洋島嶼地區的承諾,並與台灣一起出資支持連接吐瓦魯的電纜分支線。國務院也提到,美國海岸防衛隊將持續擴大太平洋島的執法效能。

    美國國務院當天下午於官網發布聲明指出,美國與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圓桌會議於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副國務卿藍道(Christopher Landau)出席。他於期間宣布雙邊正重振夥伴關係,調整經濟、安全、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共同優先事項。

    數位連通性方面,國務院指出,美國、澳洲和日本共同出資超過9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8億5582萬元),打造「東密克羅尼西亞電纜」(East Micronesia Cable)系統,將連接密克羅尼西亞、吉里巴斯和諾魯3國超過10萬人,預計今年11月完工。

    美國也提供750萬美元,用於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與吉里巴斯的分岔設備,以便連結至中央太平洋電纜(Central Pacific Cable)海纜。

    美國正出資500萬美元支持連接吐瓦魯的支線建設,並獲得台灣的大額資助(major contribution)。這項計畫已成長為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

    根據聲明,美國計劃提供450萬美元,用於支持陸上基礎建設,以鞏固現有的海底電纜投資並擴大連結範圍;同時打算資助多場區域性工作坊,探討有關可信任資通訊(ICT)的規範。

    聲明並提到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與當地的合作,指出防衛隊透過執行12項雙邊海上執法協議,提升太平洋島國的海上效能。

    這些協議通常稱為「共巡協議」(shiprider agreements),允許夥伴國在美國海防艦艇上行使執法權限,藉此擴展能力。

    國務院表示,美國海岸防衛隊在大洋洲部署6艘快速反應巡邏艇和中程耐力巡邏艇,此外還有國家安全巡邏艇,可擴大區域行動。

    中國海軍船艦經常穿越澳洲與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的一條狹窄海峽,來回於亞洲和太平洋。中國2022年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後,與索羅門隔海相望的巴紐便成為美國關注焦點。

    2023年,美國與巴紐簽訂的海上執法協議包含新條款,允許美國海岸防衛隊官員代表巴紐登船搜查可疑船隻,無需巴紐執法官員做為「隨船觀察員」隨行。

    雖然美國海岸防衛隊與十多個太平洋島國簽訂海上執法協議,定期以巡邏艦巡查非法捕魚活動,與巴紐的協議,是美國首度和沒有正式協防義務國家簽訂含有登船條款的協議。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