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晶片戰示意圖。路透社
中國商務部13日發布2項公告,宣布即日起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積體電路)及模擬芯片(類比晶片)領域相關措施,分別啟動反歧視及反傾銷立案調查。
商務部在答記者問中表示,近年來,美國在積體電路領域對華採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301調查和出口管制措施等。這些保護主義做法涉嫌對華歧視,是對中國發展先進運算晶片和人工智慧等高科技產業的遏制打壓,不僅危害中國發展利益,也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初步證據和資訊顯示,美國對華積體電路領域相關措施(被調查措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7條規定,在貿易方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製或者其他類似措施的情形。
因此,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36條、第37條規定,自13日起就美國被調查措施啟動反歧視調查。
另外一篇公告指出,商務部於今年7月23日收到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國內相關模擬芯片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調查。
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有關規定,對申請人資格、申請調查產品有關情況、中國同類產品有關情況、申請調查產品對國內產業影響、申請調查國家有關情況等進行審查。
根據上述審查結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16規定,商務部決定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次調查通常應在2026年9月13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
商務部表示,美國政府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和「長臂管轄」,對中國晶片產品和人工智慧產業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