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向所有貿易往來國祭出關稅大棒示意圖。路透社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總統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課徵關稅不合法,各界關注發展。「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對結果感到樂觀,賭的是保守派在最高法院占多數;由於行政部門可繼續徵收關稅,案件可能會拖到冬天或明年春季。
聯邦上訴法院法官以7比4認為,川普(Donald Trump)引用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中的緊急狀態於法無據,但允許關稅措施施行至10月14日,受影響的國家、產業與美國業者都關注可能發展。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白宮向來希望更高層法院出面解決爭議,賭的是保守派大法官在最高法院居多數;多個層級較低的法院今年陸續做出不利川普政府的判決,但最高法院將決定川普揮灑權力是否合宜。
白宮對結果感到樂觀是可以理解的。各級法院至今對川普政府做出短期限制執行行政命令的20多項判決,白宮要求最高法院出面處理,當中大部分案件的結論符合行政部門的要求。
最高法院3位自由派大法官雖對案件提出異議,但裁決結果讓川普可以炒聯邦政府官員魷魚,在簡短法律過程下即可遣返部分人士,凍結國會核准的研究教育款項,以及開除部隊中的跨性別現役軍人。
最高法院的判決影響也許不是長期性的,但訴訟程序之下,行政部門有數月甚至數年時間繼續執行各項行政命令。
華爾街日報認為,最高法院關稅案裁決結果恐怕不易預測。川普經貿政策不僅打破共和黨支持自由貿易的信仰,並透過行政命令繞過立法單方面執行,這讓原告有機會可利用,局勢不一定對白宮有利。
關稅相關訴訟原告不僅有進步派、民主黨執政州,中小企業主、商會組織與右翼團體也加入,案件多援引最高法院在拜登(Joe Biden)政府時期的裁決,認為前政府過度限制經濟活動。
最後裁決有結果可能等得好幾個月,由於行政部門仍可繼續徵收關稅,白宮沒有在10月中前要求最高法院說明的迫切性,時間可能是12月或明年1月,屆時法庭口頭辯論可能在冬天或明年春季進行,最後裁決還得再加上數週或數個月。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在福斯財經新聞網(Fox Business)節目訪問表示,上訴法院7個法官6個是民主黨,另有12個民主黨執政州介入。
他強調,芬太尼造成大量死亡與不斷增加的貿易逆差,美國面臨緊急狀態是事實。關稅是規範進口的的既有工具,川普政府從沒說過會是永遠,如果中國與毒販停止傷害美國,關稅就會消失。
納瓦洛認為,上訴法院中的異議提供最高法院處理方向,他對案件結果感到樂觀。如果敗訴,就如同川普所言將是美國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