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Kpop獵魔女團》成Netflix史上觀看數最多電影 為何小孩大人都愛看?

    2025-08-31 12:31 / 作者 林宜萱
    《Kpop獵魔女團》劇照。Netflix/美聯社
    以韓流文化為素材的電影《Kpop獵魔女團》今年6月在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後風靡全球,Netflix本月26日表示,該片觀看次數超過2.36 億次,超越巨石強森、萊恩雷諾斯和蓋爾加朵主演的《紅色通緝令》,成為該平台史上觀看次數最多電影。

    這部由韓裔導演Maggie Kang與搭檔費時7年才製作完成,融合西方情境喜劇和動漫手法,不僅吸引小朋友,大人們也看見自己的生活與(已逝的)青春,就算對韓流沒興趣,它也是一部貼近人心的作品。

    ───防雷線,以下微含劇情內容───

    《Kpop獵魔女團》主角是3名獵魔者組成的團體「Huntr/x」,撇開韓流文化元素不看,這部片實際上是部奇幻電影,講述惡魔想吞食人類靈魂、佔領世界,只是在這部電影裡,擊敗惡魔的方式不僅是靠武力,更靠音樂和凝聚起來的情緒和人心,藉此強化「魂門」的力量來阻絕魔鬼,而惡魔界也因此推出了一個惡魔男團「Saja Boys」來搶粉絲。

    本片最知名的賣點是配樂,片中的流行歌曲都是由現實中曾與防彈少年團(BTS)、TWICE等團體合作過的Kpop資深音樂人來製作,片中多首歌曲打進Spotify全球排行榜前10名,難度最高的《Golden》是8月初Billboard Hot 100 排行榜冠軍。片中歌曲也不單純是歌舞劇般的呈現方式,而且結合演唱會橋段、打鬥場面來帶動電影節奏。

    《Kpop獵魔女團》劇照。Netflix/美聯社

    作為一部動畫片,《Kpop獵魔女團》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又在孩子們的熱血推薦下,讓爸媽也深陷其中。孩子們看的是想像,爸媽們看的是自己年輕時的追星回憶;無論東西方,人們多多少少都受到當代流行文化的影響,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天團。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了一些小孩,孩子們說,《Kpop獵魔女團》不是在講「邪不勝正」這種二元簡化脈絡,而是關於你能否接受自我。不少小朋友提到了惡魔男團「Saja Boys」的成員振宇(Jinu),認為他幫助惡魔佔領世界,是為了換取惡魔幫他消除自己過去不光彩的回憶,並不是全然的惡,而且他最後也有所改變。

    《紐約時報》一篇評論提到,《Kpop獵魔女團》的成功固然有許多因素,特別是歌曲「抓耳」(catchy),但有一點經常被忽略,那就是這部片對於「粉絲」的精心描繪,無論是大叔粉、阿姨粉、年輕粉,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粉絲們熱切支持偶像的各種方式,從身上所有週邊商品,到演場會上看見偶像演出、聽見偶像歌聲時,從心中散發出來的光芒,然後光芒投射向偶像。

    偶像勾起粉絲心中的光、粉絲心中的光支持著偶像,如果你曾經在演唱會或運動比賽觀眾席上深深感動、甚至落淚,你一定能體會這樣意象。以至於獵魔女團最後為「魂門」灌滿能量時,就像《七龍珠》裡悟空的元氣彈那樣,是集結了眾人的意念而達成的。

    《Kpop獵魔女團》劇照。Netflix/美聯社

    《紐約時報》評論還點出,這部片不僅抓住韓流粉絲,也很適合動漫迷,許多表情和分鏡方式運用了日本動畫常見手法,女主角的能力似乎也在致敬90年代的《少女革命》和《美少女戰士》等經典作品。

    如果仔細看片中歌曲的歌詞,也很有《少女革命》那種尋找或接受自我的意味,例如《Golden》歌詞「我過著雙面人生,想兩面都討好,卻找不到真正歸屬……我不再隱藏閃亮耀眼,宛如生來注定,我們努力追夢,走了這麼遠,現在我相信,我們會一飛沖天」。另一首《What It Sounds Like》的歌詞也是類似含意:「我們曾經怯懦,我們曾經說謊,我們不是英雄,我們仍是倖存者、夢想家和鬥士……我們支離破碎無法修復,但玻璃碎片中,我們見到碎片中的美麗光芒,疤痕是我的一部分,黑暗卻又和諧,我擺脫謊言的歌聲,就是這個聲音。」

    導演Maggie Kang和搭檔Chris Appelhans在片裡細緻融入文化細節,包含南韓飲食、神話、生活風俗(三溫暖、對韓藥的迷思等)。韓裔加拿大籍的Maggie Kang受訪時說,她一大半輩子幾乎都住在北美,但是文化淵源是南韓,所以她的幽默融合了90年代韓劇、綜藝、美國《辛普森家庭》等西方情境喜劇。

    Maggie Kang提到,團隊裡有非常多南韓人才,製片商確保「每個單位裡都有南韓人的意見」,還有一個委員會來進行查核。Chris Appelhans也說,這就證明了「高層和其他部份都需要多元化,只有多元,才能成就非凡」。

    《Kpop獵魔女團》劇照。Netflix/美聯社

    最後,外媒沒有提到,但筆者自己長期關注韓流追星文化(畢竟是骨灰級SONE),《Kpop獵魔女團》的成功原因之一,也在於它是一部動畫,原本就是Kpop粉絲的觀眾可以投射任何自己喜歡的偶像上去,粉絲樂見偶像有超能力,何況現實中早有大型經紀公司把這當作人物設定;不是Kpop粉絲的人也不受影響,就當作一部奇幻動畫電影看。

    如果《Kpop獵魔女團》一開始就是真人演出,可以拿到原有韓流粉絲的基本盤,卻不一定能夠吸引路人觀眾。即使都是韓流粉絲,有人只追男團、有人只追女團,有人只追特定一兩個團,喜好大不相同。

    用動畫來呈現,想投射誰、投不投射,都隨各人心意,沒人知道你看著第一女主角Rumi時心裡想到的是Jennie(BLACKPINK)還是Karina(aespa)、看著隊友Mira時是不是想到禮志(ITZY),即使導演心裡可能有她設定的原型,反而這些都能變成一個聊天話題。動畫的世界比真人和平多了。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