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上海街頭電子看板呈現的股市指數。路透社
受到美國關稅戰與長期房地產危機壓力影響,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但股市漲勢不斷。彭博新聞指出,這種股市與經濟脫節的現象,讓外界懷疑這波牛市行情能否持久。
報導指出,中國股市市值過去一個月增加了近一兆美元,上證綜合指數登上10年新高,滬深300指數今年以來已自低點反彈超過20%。
但在此同時,從消費趨勢、房價到通膨,幾乎所有最新經濟指標都在對投資人亮起紅燈。
分析指出,中國股市這波漲勢,主要推力來自資金充裕又無其他選擇的投資人。雖然市場是穩定的持續上升,暴跌風險較低,但部分分析師警告泡沫正在形成。野村證券示警,中國股市呈現「非理性榮景」(irrational exuberance),宏觀經濟預測諮詢公司TS Lombard則形容,這是「市場多頭與基本面空頭」的對峙。
瑞士隆奧投資(Lombard Odier)位在新加坡宏觀策略分析師李浩民(音譯,Homin Lee)指出,「市場可能正期待總體經濟基本面會改善,無論這股期待正確與否」。他警告:「若通膨依然趨近於零,而企業的定價能力因內需疲弱而承受巨大壓力,牛市將難以持續。」
分析指出,中國國內的通縮螺旋削弱企業定價能力,是外界懷疑這波牛市能否延續的主因之一。
中國7月份消費者物價持平,生產者物價則連續第34個月下跌,GDP平減指數持續呈負值,顯示中國經濟的整體物價水準仍在下滑,不僅消費品,連投資、出口等多個環節的價格都受到壓力。
雖然北京當局展開整頓產能過剩與抑制價格戰的行動,但迄今成效有限。
彭博指出,7月工廠活動、投資與零售銷售全面放緩,顯示中國的「反內捲」政策與川普關稅的效應,正令經濟蒙上陰影。
報導指出,中國當前令人憂心的經濟形勢,令市場升高對北京加強刺激政策的期待。不過當前政策顯示,決策者有意避免大規模刺激,傾向採取溫和手段。
野村則指出,股市的漲勢也使政策應對經濟放緩更為複雜,因為若推動成長的措施過強,可能助長股市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