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客機6月12日自阿默達巴德起飛後不到1分鐘,墜毀於機場附近的住宅區,圖為現場的機身殘骸。美聯社
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型客機上月12日在西部大城阿默達巴德起飛後不到1分鐘即墜毀,造成機上242人中僅1人生還,地面則有19人喪生,共260人罹難(先前報導為270死)。初步調查顯示,這起空難原因可能並非飛機故障,而是人為疏失,線索指向機師疑似未打開燃油開關。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熟悉內情人士透露,根據美國官員的初步調查,目前聚焦於機師的操作行動,且調查尚未發現任何與機械故障有關的線索。
知情人士說,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控制飛機兩台引擎燃油流量的開關被關閉,導致飛機起飛後不久出現明顯的推力喪失。機師操作這些開關來啟動、關閉或在某些緊急狀況下重置飛機引擎。
燃油開關在飛行過程中通常處於開啟狀態,目前尚不清楚它們是如何以及為何關閉。知情人士也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此舉是意外導致或是故意為之,或者是否有人試圖重新啟動開關。
若燃油開關在墜機時確實是關閉狀態,就可以解釋,飛機墜毀於機場附近的醫學院學生宿舍之前的瞬間,飛機的緊急發電機(衝壓空氣渦輪,RAT)似乎啟動的原因。
負責調查的印度「飛行事故調查局」(AAIB)預定最快11日公布初步調查報告,該局10日未回覆《華爾街日報》的置評請求。
印度航空在經歷數十年的國有化後,正致力改善營運。這起空難是波音787型「夢幻客機」首宗事故,加上過去2年737型客機事故不斷,對波音影響甚巨。因此,找出可能導致空難的任何因素至關重要。
飛安調查通常涉及多個國家,包括墜機所在地國家以及飛機設計獲所轄政府批准的國家。有時,在資訊取得和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等方面,國家間存在分歧。
空難發生後,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立即派出一支團隊赴印度協助調查,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波音及引擎製造商奇異航太(GE Aerospace)也向印度當局提供技術支援。
目前,美方官員對空難調查的初步評估,並未指向飛機或引擎問題。FAA、波音及奇異均未發布任何用於解決機隊潛在問題的服務公告或安全指令。通常,如果調查結果指向設計、維護或操作程序有缺陷,這類措施通常是為了回應調查結果。
航空新聞網站「氣流」(Air Current)稍早報導,調查已將重點縮小至引擎燃油控制開關的運作。飛安調查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隨著新資訊的出現,初期評估可能會出現矛盾。
知情人士還透露,由於印度官員對調查透露的訊息太少,令美國政府及業界官員益發不滿。此外,美國政府和業界官員也對飛機黑盒子內容的下載、分析和共享速度過慢感到失望。NTSB官員現已返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