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俄領袖都不去金磚峰會 習近平首度缺席讓專家很困惑

    2025-07-06 11:40 / 作者 林宜萱
    2024年10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抵達金磚國家峰會會場。路透社
    由俄羅斯、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集團(BRICS)將於本月6日在巴西舉行峰會,但俄國總統普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未親自參加。普丁不參加的理由可能和國際刑事法庭逮捕令有關,但習近平不出席則令人費解;專家原本評估,趁著美國正在退出全球合作,習近平應該會把握機會強化國際影響力。

    《衛報》5日報導,普丁面臨國際刑事法院(ICC)戰爭罪逮捕令,今年負責舉行金磚峰會的巴西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簽署國之一,普丁若去參加,會讓巴西很為難。

    2023年金磚峰會普丁也沒參加,因為當時的東道主南非無法提供任何保證。而去年金磚峰會就在俄羅斯,無所顧忌。

    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自2013年掌權後,每年都親自出席金磚峰會,今年是首度缺席,改由總理李強代打。中國官方僅稱行程衝突,並未詳細說明理由。港媒《南華早報》日前報導稱,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將在峰會後邀請印度總理莫迪參加國宴,中國可能不希望習近平變成陪襯而決定只派李強上場。

    金磚集團的創始成員包含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曾被認為有潛力發展成對應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組織,集結全球南方國家,不追隨G7所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但在中俄主導下,很大程度充滿了意識形態色彩,不過由於各國各有所圖,加上集團逐漸擴張,向心力並不強。

    金磚集團去年吸納了印尼、伊朗、埃及、衣索比亞、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些國家經濟狀況落差很大,對西方持有多少敵意也不盡相同,例如伊朗極度仇視美國,而沙國一面與中俄交好、但一面又是美國軍武大買家,今年5月才和美國簽了一筆1420億美元(約4兆元台幣)的軍購案。

    不過,新加入金磚集團的國家有好幾個都是獨裁政權,令巴西、南非、印度有點尷尬。巴西想要把握這次主辦峰會的契機提倡更多治理議題,例如綠色能源轉型、疫苗合作、擴大世貿組織所有國家的最惠國待遇,然而專家認為,單憑巴西,很難把這些想法推銷給其他金磚國家。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拉丁美洲研究員莎巴提尼(Christopher Sabatini)說,早在在新成員加入前,金磚集團就是一個很難駕馭的組織,更不要說現在了。中國和印度諸多爭執,除了邊界衝突,中國也一直阻擋印度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巴西提倡綠能,但俄羅斯、沙國和阿聯的經濟支柱之一是石油和天然氣,兩者也相悖;金磚國家想發展美元以外的國際貨幣體系,但印度反對。

    不過,美國川普政府為了專心讓美國再次偉大,正在改變外交方式,對傳統盟友強硬、減少對全球南方國家的援助等,看似節省預算,但也削弱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衛報》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機會接替美國的全球角色,習近平卻決定不出席金磚峰會,令人想不透。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全球治理中心主任普里(Samir Puri)因此質疑,也許世界並沒有朝著新多邊主義轉型,「看來,一種國際秩序的終結,不一定會讓另一種國際秩序突然登場。美國退出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而留下的真空,不會自動就被其他國家填補」。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