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7台海風險 中國學者撰文:刻意炒作的陰謀

    2025-07-04 15:52 / 作者 中央社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2025.6.10舉行「台海防衛兵推」,第二階段想定的狀況包括模擬中國「司法隔離」,往來台灣與釣魚台周邊海域的船隻都要先向中國申報,出動包括20艘以上共艦與海警船攔檢。郭宏章攝
    對於2027年可能出現台海風險,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育禮撰文指出,這是被刻意炒作的陰謀論,並且有三重政治盤算,包含軍售牟利、美國政壇的預算工具與選舉槓桿,以及政治操弄。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微信公眾號「台灣研究」今天發布鄭育禮的文章「台海『2027風險』敘事的幕後推手大起底」。文章認為,美台炒作台海風險,近期相關論調再度升溫,使其成為操縱民意與引導輿論的工具。

    他分析,2027風險論調有三重政治盤算。第一是輿論操控與軍售牟利的雙重圖謀。從美方角度看,「2027風險」可試圖將台海問題由「中國內政」轉為「區域安全危機」,以便製造出一種緊迫威脅,合理化美方其在印太的軍事存在;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場名為風險的軍火生意。對台灣政府而言,通過「2027風險」,也能迫使台灣社會與立法機構在緊迫風險下,接受更高價、更頻繁的軍售案。

    第二是美國政壇的預算工具與選舉槓桿。鄭育禮表示,選擇在2025年渲染「2027風險」並非偶然,而是與美國當前的預算週期與選舉節奏密切相關。在此背景下炒作「中國威脅」與「台灣問題」,正是為巨額國防預算謀求正當性的政治操作。甚至也已經是美國政治人物的慣常操作,「2024年實際上也有過類似炒作」。

    他說,同時,2027年是美國此屆國會任期終點,一些政治人物也可借助此議題打響對中強硬姿態,借助「2027風險」用以施壓對台軍售、博取支持。同時拉高對中強硬議題熱度,為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爭取選票、凝聚支持、贏得政治加分。

    第三是台灣政府的政治操弄與輿情掩護。鄭育禮表示,台灣政府借助兵推製造輿論聲勢,本身就是抹黑大陸、打造「民主對抗威權」敘事的政治操弄,炒作「2027風險」也是煽動台灣民粹,向美示好,謀求執政正當性的政治算計。

    他分析,台灣政府一方面試圖將民進黨「防衛韌性」操作合理化、正當化,意在撫平民意的反對聲量。另一方面,2027年的時間點精準對衝2026縣市長選舉輿情風險,試圖避免因為執政惹怒民意反彈,同時預留2027再度炒作「大陸威脅論」煽動民意,謀求連任。

    鄭育禮最後指出,「2027風險」並非出於情報機關的系統評估,更非對台海現實的準確研判,而是一場輿論戰術與政治交易的結合產物,並且認為這無助於台海和平穩定。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