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川普二遇暗殺企圖 為何民眾不驚訝、會影響選情嗎?

    2024-09-17 21:24 / 作者 簡竹君
    2024年7月13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前總統川普的賓州造勢場合傳槍響,特勤和隨扈衝上前掩護並保護他下台,川普右耳和右臉上有血跡。美聯社
    7月才在賓州遇襲的川普,週日(9/15)於佛州再遭遇暗殺未遂,與2個月前事件相較,這次民眾卻冷淡許多,「半島電視台」訪問專家指出,這次事件民眾少了震驚也少了同情,一來兩事件驚險程度有落差,再者民眾習於政治暴力,對自身信念也更堅定,估計週日事件對選情影響不大。

    川普(Donald Trump)週日(9/15)在佛州打高爾夫球,58歲嫌犯魯斯(Ryan Routh)持AK-47埋伏,遭發現逃逸後落網,與7月13日的企圖暗殺不同,這次沒有大批群眾目擊,搶手也未扣板機。

    2024年9月15日,試圖暗殺川普的嫌犯魯斯駕車逃逸後被捕。美聯社


    事件後川普發表聲明矢言「永不投降!」這與他7月遇襲時高呼「戰鬥、戰鬥、戰鬥」的回應相當類似,川普再度將此事件歸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以及「民主黨言論煽動」所致。

    暴力威脅「正常化」
    公開支持川普的共和黨策略顧問戴維斯(James Davis)表示,川普在兩次事件後的反應非常類似,其競選團隊藉此「提醒大家7月事件有多驚險、多重大」。

    7月遇襲時,川普耳朵遭子彈擦過,以幾公釐之差驚險保命。戴維斯認為這能在戰況激烈的數個州,對關鍵選民產生效果,而這些州因兩黨差距接近,只要數千張選票,就能讓結果截然不同。

    戴維斯指出,這次事件大眾反應熱烈程度大不如7月,這反映在絕大多數選民對政黨的支持根深蒂固下,暴力威脅已「正常化」,「事後我和很多人談過,人們毫不震驚,幾乎像預料到(會有襲擊事件)一樣,這太可怕了。」

    2事件驚險程度有落差
    民眾反應的落差,可能也與兩事件驚險甚至戲劇性程度的落差有關,英媒inews指出,7月事件有大量群眾在場,槍手曾開槍、特勤人員以身體保護川普,現場有死傷,川普臉上帶血,在特勤人員簇擁下展現某種英雄姿態。

    週日事件缺少這些驚心動魄元素。

    7月暗殺未遂前不久,川普剛在辯論中輾壓拜登(Joe Biden),而事件後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支持者激動力挺,甚至模仿川普在耳朵貼著繃帶。當時,有政治分析認為這起暗殺未遂,幾乎清除了川普走向白宮路上所有阻礙。

    美國總統拜登(右)6月和川普(左)進行大選電視辯論,輸得一敗塗地。路透社


    不過隨賀錦麗取代拜登代表民主黨參選,川普原本在民調上的優勢遭抹除,雙方在多州纏鬥。inews說目前仍難以斷定川普的民調會不會因週日事件而有上升,「也許會有小幅提升,但能否影響11月投票目前斷言仍太早」。

    沒有「同情心爆棚」現象
    共和黨選戰專家莎阿(Rina Shah)接受「半島電視台」訪問表示,川普這次無法感受到7月那次的「同情爆棚」現象。

    她接受半島電視台訪問時指: 「這次沒有同情心爆棚,就是這樣了。人們對自己所信之事堅定不移。」在此情形下,前所未見的事件對選舉結果幾乎起不了太大作用,例如無論川普是否在官司中遭刑事定罪,支持度變化不大。

    2024年9月16日,執法人員在川普險遭暗殺的高球場外調查。美聯社


    加上選民對政治體系及特殊利益集團體的巨大影響力感到失望,莎阿預測週日事件不會對選情帶來太大變化,「人們感到麻木了」。

    喬治梅森大學政治學學者福特羅伊(Michael Fauntroy)估計,週日事件後政界也不會有太多深度思考。他指出在一個槍枝如此容易取得的國家,(政治暴力)事件是「將對手妖魔化」政治策略下的合理結果,而這種策略還是川普推波助瀾建立的。

    福特羅伊說:「這會讓美國持續出現政治暴力,沒人會感到驚訝。」
    簡竹君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