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電話示意圖。取自pexels圖庫
英國市調機構Uswitch最近一份針對2000人的調查顯示,比起打電話,18-34歲族群將近7成的人更寧願傳文字訊息,這個年齡層更有四分之一的人「從來不接聽來電」。為什麼這個年齡層(千禧世代與Z世代)格外討厭電話?心理專家分析了幾個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BBC)26日報導,對老一輩來說,打電話是很正常的事,當時還是固定電話,家裡有人在講電話時,可能家人都躲在旁邊偷聽;後來手機出現,手機又有了簡訊功能,但手機通話資費不便宜,年輕人和朋友聊天傾向傳簡訊。簡訊又有字數上限,超過1字都會多算1則的錢,造就了現在各種新型縮寫。
新的連絡習慣就這樣慢慢形成了:和朋友聯絡是傳訊息,手機通話是緊急聯絡用,固定電話用來打給爺爺奶奶阿公阿嬤。
諮商心理學家圖羅尼(Elena Touroni)說,千禧世代和Z世代成長過程中因此沒有養成打電話的習慣,現在看見電話響起(或者該說是手機震動或螢幕顯示來電,因為35歲以下的人通常也不會設置手機鈴聲),只會下意識覺得奇怪、聯想到是否有壞事發生。
Uswitch的調查中,確實有超過一半的年輕受訪者承認,他們覺得出乎意料的來電通常代表壞消息。
心理治療師史金納(Eloise Skinner)說,這種和壞事連結的不祥預感、或者恐懼感,讓人對來電產生焦慮,「現代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忙,工作時程也越來越難預測,能夠打電話給朋友閒聊的時間也變少,變成只有重大事件才會用電話聯絡,而且通常是很複雜或很棘手的事件」。
26歲受訪者朗利(Jack Longley)贊同史金納的說法,並補充說他也從來不接未知號碼的來電,「那不是詐騙就是推銷,與其想辦法過濾來電,一律不接簡單多了」。
各種行動應用程式。取自pexels圖庫
不打電話不代表和朋友沒連繫,現在的通訊軟體和社群平台太多了,隨時都充滿著訊息和互動。18-34歲的人不是不喜歡口頭表達,因為有37%的人喜歡留語音訊息,這個年齡從對語音訊息意見有點分裂;相較之下,35-54歲的人只有1%喜歡語音訊息,否則都寧願直接講電話。
19歲學生瓊斯說,留語音訊息和打電話差不多,但效果更好,「聽見朋友的聲音是好事,也不會給對方造成壓力,是個更禮貌的溝通方式」。
不過對於撰寫本篇文章的BBC記者魯佛(Yasmin Rufo)來說,聽語音訊息就很痛苦,有時候會扯太遠、又要一直聽對方的「就」、「呃」、「嗯」等語助詞或感嘆詞,不如寫成文字訊息還比較能完整傳遞資訊。
講電話就焦慮,打亂工作步調這種「電話恐懼症」在工作場合發作時的症狀,包含焦慮、尷尬、緊張。31歲律師兼內容創作者尼爾森-凱斯在他的系列作品「手足無措的千禧世代」(overwhelmed millennial)呈現各種工作囧事,像是要寄電郵給全公司的人之前有多緊張、如何尷尬又不失禮貌地拒絕加班,當然還有多麼努力地閃避接電話的可能性。
尼爾森-凱斯說,他討厭講電話的原因,包含了「必須即時回應的焦慮、可能出現的尷尬沉默、講到最後根本沒得到答案」等。
諮商心理學家圖羅尼解釋,這些感覺是因為「講電話是一種更暴露自己的行為,需要更高的親密感才能進行」,而傳收訊息就只是一種獨立行為,你在接收訊息時比較不會覺得自己暴露於外、猝不及防。
27歲律師雷里克(Dunja Relic)就說,她會避接工作場所的來電,因為那些電話「可能很花時間、影響工作進度」。
心理治療師史金納也解釋,這類來電會讓人有「明明可以傳電郵就好」的情緒:「人們對自己專注力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打電話給別人會打斷對方的節奏、讓他必須專心跟你講電話,這對於一個必須同時處理多項事務的人來說會很困難。」
手機的功能已跳脫講電話。圖為2024年8月22日,巴基斯坦喀拉蚩的Food Panda外送師在等接單。路透社
手機的功能已跳脫講電話。圖為2024年8月19日,美國網紅在民主黨全代會上直播。路透社
時代在變,請適應64歲公司老闆霍頓(James Holton)說,他的年輕員工很少接電話,「不是忙線中,就是說他們把我的號碼設為一律轉接語音,所以永遠沒人接。他們總有藉口,最常聽到的是手機沒電、沒開聲音,所以沒接到,後來也忘記要回電」。
霍頓說,他已經注意到這有世代溝通方式上的差異,「既然大家都更喜歡傳訊息,那我也有責任尊重大家的選擇」,所以要改變的必然是他,而不是大家。
不過如果人們都偏好不進行口頭交流、越來越常在家工作,又可能失去親密感或連結感。心理治療師史金納提醒,進行口語交流時,大家更可以感覺到情感上、專業度上和個性上的契合,這種連結可以帶來更多滿足感,尤其是在工作場所。
當然也是有年輕人喜歡打電話。25歲的超市區域經理布洛迪(Ciara Brodie)是少數喜歡接到前輩來電討論事情的人。她說,「講電話需要投入一定的心力,比文字訊息需要更週到的準備,所以你會知道你的主管真的重視你的意見」;她特別喜歡在家上班時用電話聯絡同事,「在家上班有時很孤單,所以和人有連結很棒啊」。
BBC這篇報導最後總結:有人可能會說,不愛接電話又是這個世代另一個「草莓族」的表現,但或許更應該說這是適應了新時代的表現。1990年代的人一開始很排斥電子郵件,還是喜歡用傳真,現在應該都體認到電郵比傳真有效率多了,或許現在也該是時候認同傳訊息的好處,拋棄嚇死別人的打電話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