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岸田赴美前接受專訪「已準備好成為美國全球夥伴」 前外交官建議可著力台灣議題

    2024-04-10 18:44 / 作者 莊蕙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妻子岸田裕子4月9日拜訪白宮,獲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兒熱情歡迎。美聯社
    赴美進行國是訪問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今天(04/10)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雙邊峰會。日經亞洲今天同步刊出岸田專訪,他表示日本已準備好加快腳步,成為美國的「全球夥伴」。

    岸田動身前往美國之前於4日接受日經亞洲約30分鐘的專訪,文章開頭即指出,自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日本首相做滿1000天的只有7人,今天是岸田在任920天,他有決心要成為第8人。

    直言沒有解散國會提前大選計畫 立志以經濟作為政績亮點

    岸田在專訪中明言:「我現在沒有解散國會的計畫。」很迅速地駁斥提前大選的傳言,儘管他因為自民黨政治獻金案受到打擊,近幾個月來支持度持續低迷。不過他對於推動2年的經濟改革很有信心,「經過2年的新資本政策後,日本終將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日本勞工在今年的「春鬥」獲得33年來最大加薪幅度,日股也在今年第一季創歷史新高。接著日本央行上月19日宣布終結負利率時代,迎來時隔17年的升息,亦象徵日本即將擺脫長達30年的通縮與經濟停滯。

    因此,身為睽違9年第一位訪美的日本現任首相,被問到任滿1000天後最希望留下什麼政績時,岸田毫不猶豫地回答:「經濟。」

    到了世界舞台,岸田希望被記住的則是「日本已大幅加強其防禦能力」,特別是作為美國的盟友。動身訪美前,日本國會通過破紀錄的7.95兆日圓(約1.67兆元台幣)防衛預算。挾著日本加強防衛的決心,岸田希望藉由此次訪美向世界表態,日本已準備好成為美國的「全球夥伴」。

    岸田說:「我想要強調,在維持與強化以規則為基礎的自由開放國際秩序上,日本和美國是全球性夥伴。我們也會強化自身國防和國家安全合作。」不論是即將參加美日菲領袖峰會討論南海議題,或是與美國總統拜登討論俄烏戰爭和加薩戰爭,岸田都準備好與美國攜手,應對包括中俄等國際挑戰。

    日經點出台灣問題 日外交官建議作為著力點

    日經在專訪中指出,日本駐印尼前大使、曾有應對美國新政府經驗的石井正文,今年2月出席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討會時曾表示,與川普打交道的關鍵就是「順勢而行」(ride the tide)。他說:「永遠不要反著潮汐而行。」

    石井指出,日本、南韓、菲律賓及澳洲等國的任務就是「創造一股潮流」,例如凸顯防衛台灣的重要性,他建議各國駐華府使館聯合發動一波法律宣傳,推動萬一是川普的美國新政府制定符合這股潮流的政策。

    他說:「過於自滿的結果可能比很多人想像的更嚴重。儘管美中台都不想因為台灣問題兵戒相見,但有2種情況中國可能會發動攻擊。」一是台灣宣布獨立,更棘手的是第二個,「情勢明顯轉變,美國不再有意於危機發生時防衛台灣,這對中國而言將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石井說:「我的感覺是,川普可能會讓第2個狀況發生,甚至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

    岸田政府與安倍時期外交路線已不大不相同 轉為抗俄

    上一次赴美舉行國是訪問的的是時任首相安倍晉三,不同於安倍主張與中俄談判的政策,岸田強調建立聯盟對抗莫斯科與北京的重要性。他說:「在訪問東南亞的過程中,我感受到這些國家希望有所選擇。在安全與外交上,缺乏選擇是不受歡迎的。」

    他指出,面對中國正在區域發揮外交影響力,「在經濟及其他領域,日本被期待成為一個有力的選項,是很自然的」。

    日本政治分析家、著有《反傳統者:安倍晉三與新日本》一書的哈里斯(Tobias Harris)指出:「一般而言,主導岸田外交政策的基本教義,看來會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正面臨安倍時期沒有發生的威脅,因此需要不同的優先順序設定。」

    岸田也在專訪中直指:「當然,我們希望美國能維持參與區域事務,但是日本也被要求加強能見度,作為亞洲國家的一個重要選項。」

    日經亞洲在這篇專訪中提到,美日防衛整合的最大挑戰,是日本戰後憲法的嚴格限制,這也是安倍任內推動修憲的未竟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岸田在專訪中並未提及拜登或川普的名字,這顯示不論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為何,日本都將維持美日同盟的基本路線,儘管川普在他的總統任期對美日同盟或印太地區都興趣缺缺。

    哈里斯對於萬一川普當選後的美日關係就不這麼樂觀,他指出:「川普上台後開始與北韓往來,即使安倍不斷告訴川普『見個面吧,通個電話吧』,提醒他不要忘了日本,但我認為川普毫不關心這一點。」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