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洛杉磯在內,擔負吞吐亞洲貨輪重任的美國西岸碼頭工人,正在與資方緊鑼密鼓進行新勞資契約的談判,如果7月1日舊約到期仍無共識,可能引發碼頭罷工等一連串衝擊美國與全球供應鏈的事件。但分析指出,其實資方若願意加薪,所需要的加薪支出,和近年航運界暴漲的獲利,以及罷工可能導致的經濟損失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代表美國西岸29個港口、2.2萬名碼頭工人的國際碼頭及倉儲工會(International Longshore and Warehouse Union,簡稱ILWU),目前正在與以太平洋海事協會(Pacific Maritime Association,簡稱PMA)為代表的資方進行談判,談判已經拖過原本應該換約的時間表。
美西的碼頭工換約談判經常陷入罷工、停工的困境,2002年,當時的情勢惡化到PMA旗下的70多家航運公司必須關閉碼頭作業長達10天,直到當時的布希政府介入才重啟運作。2014到2015年間,談判談談停停,拖了一整年,導致一連串的罷工與港口作業中斷,當時也是在歐巴馬政府介入下才解決勞資爭端。
光是洛杉磯港與長堤港合稱的大洛杉磯港區,就負責輸送美國至少30%的進口貨櫃,說美西港口是美國經貿與供應鏈的大動脈並不為過,一旦洛杉磯等美西港口關閉,勢必讓目前已經非常嚴重的全球性塞船、塞港、供應鏈斷鏈的問題更加嚴重。
而且分析師警告,眼看就要進入美國貨運旺季開始的8月,而且許多去年慘遭供應斷鏈的美國廠商,今年都提早拉貨,已經開始在準備年底的聖誕購物季,如果美西碼頭罷工在此時爆開,狀況將更為嚴峻。
但是洛杉磯時報分析,碼頭工要求能夠支應美國通膨幅度的調薪,其實支出費用不算太多。由於美國通膨年率目前已經衝破8%,碼頭工要求的調薪幅度應是落在10%,以此計算,ILWU工會成員的總調薪支出,每年約在4億美元(約117.5億台幣),使美西碼頭營運的總薪資與福利支出從38億美元(約1,116億台幣)增至42億美元(約1,234億台幣)。
相較之下,去年全球海運業總獲利高達1,500億美元(約4.4兆台幣),而且預期今年獲利仍然持續看好,這4億美元的新增支出不到總獲利的0.27%。
PMA為首的資方指出,美西碼頭工已經是全美薪資最豐厚的藍領工作之一,平均年薪高達19.5萬美元(約573萬台幣),福利與獎金另計;但是以ILWU為代表的勞方也強調,碼頭工作時間緊湊、危險,最近並經常面對輪班加班要求,以這樣的薪資在高消費的美國西岸城市養活一家子人並不過分。
長年研究美西碼頭工的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社會學教授威爾森(Jake Wilson)指出,若是和美西碼頭罷工可能導致的每日數億美元經濟損失相比,幫多年未調薪的碼頭工加薪10%,其實是比較便宜的辦法。
代表加州的資深眾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已經對美西碼頭的勞資談判提出關切,致函勞資雙方希望能儘快達成協議。拜登政府也表示「密切關注」局勢中,美國勞工部長華爾希(Marty Walsh)在5月時受訪說,美國政府目前沒有打算介入談判,「我們只會在必要時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