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是台灣重點發展的能源產業。資料照,台電提供。
綠能成為世界趨勢,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台灣發展重點,在2016年示範風機落成後,相關各大學陸續也成立課程,期盼培育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維修各方面人才,近期台灣大學更在教育部計畫下統合5所科技大學能量,期盼成為育才國家隊,然而面對高度國際化的風電產業,工程能力不是台灣的弱點,英文能力反倒才是最大的考驗。「其實已經開始有些開發商,把台灣訓練好的人才送到日本、韓國,也有的去越南、印尼、菲律賓,去幫忙開發。」台大工學院長江茂雄說著將雙手展開,直說日前韓國KBS電視台也特別來訪問他,取經台灣的風電如何發展至今。
他語帶振奮,表示台灣的風電人才培育,從6、7年前連教科書都沒有,一步步從實務界累積回學校,到如今開始可以輸出人才甚至課程,「其實我們就變成一個亞太的技術人力中心。」
台灣大學工學院院長江茂雄將聯合5所科大,共同組織風電人才培育國家隊。吳尚軒攝
2050淨零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識,相關人力需求也應運而生。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EA)報告,2030年時綠能產業將為全球創造1400萬個職缺。尤其在風電領域,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風機技術人員的就業機會將呈現61%的成長率。
台灣從2013年開始推動離岸風電計畫起,首2支示範風機於2016年在苗栗外海落成,如今7年過去,海峽上已佇立超過200座風機,繼續朝2025年達成5.7GW的裝置容量前進,然而缺工卻也成隱憂,經濟部估計,2025年風電產業將面臨高達2萬的人力缺口,而監察院在去年(2022)7月的調查則顯示,不分北中南,上中下游各環節廠商都面對缺工困境。
備戰國際人才培育的同時,大學又要如何幫國家撐過本土育才這一關?
風電課程熱度爆棚 文組學生也有角色9月5日,台大雲林分部裡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記者會,除了台大、教育部主管外,還包括5所科技大學代表出席,包含:高雄科大、虎尾科大、台北城市科大、建國科大、南臺科大,他們將在台大領頭下建立2座風電人才培育基地,一個位於於台大海洋工程系的海工實驗室,第二個則會位於雲林分部。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蕙說,「台大總算接地氣了」,以前都在學術界飛來飛去,如今終於扶植區域發展,成立離岸風電育才國家隊。
早從2018年起,台大就開設了離岸風電學位學程,由理、工、電資學院共11個系所師資聯合授課,學生修畢17分後,就可以取得正式的學程證書,成為風電產業的生力軍。身為計畫執行長的江茂雄告訴《太報》記者,當初台灣完全沒有課程,「更不會有教科書、教材」,就連要怎麼做都還在摸索,當時是透過像是CIP(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介紹,去丹麥跟當地的大學、廠商進行交流,慢慢把技術帶回來,後續也透過引入業師,慢慢把實務化為課程架構。
如今每週四晚間的離岸風電導論課,高達130多名學生擠在教室裡,期望藉此擠入風電產業。江茂雄回顧,最初規劃時只開放60個名額,豈料第一次上課時,一口氣多出60多名學生想加簽,他只好換到更大的教室,這些學生除了理、工學院外,也不乏管理學院,甚至社科院的學生,尤其不少學生來自政治系,「開發商常要跟地方政府溝通、協調,政治系非常合適。」
台大工學院裡,目前有退役的風機設備、零件用於教學使用。台大工學院提供。
江茂雄舉例,從風場的劃定、環評、融資到建造,幾乎需有所有領域的人才,而即便是工程,像是海工系有教水下基礎設計,但碰上海床時,就需要土木系的土壤力學知識,而機械系雖然能夠設計風機的結構,但是又不懂海洋環境會遇上的問題,「這是跨領域的一個產業,沒有人全部都懂」,未來除了工程課程以外,接下來他其實還希望能加入金融、法律類課程,以對應產業的多元需求。
計畫發展迄今,7年過去,在台大校長陳文章一句「這是台大的社會責任」下,他們也開始要把國內的教學資源串接起來。
接地氣「白領帶綠領」 台大領頭5科大拼育才為了補上5+2產業人力缺口,教育部技職司從2022年開始,以4年為期推動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預計期望在全國設置20處區域產業基地,並達到2026年全國每年總計培養2000名人才的目標。
江茂雄說明,鑑於台大在風電人才培育上仍缺資源,後來也加入教育部計畫,並順應要求調整成台大帶動其他技職學校;因為離岸風電的人才分為兩種,白領人才負責設計、管理、財務及法務層面,而實際執行的「綠領」則是要實際施工、維修的現場人員,此次計畫的做法,就是以白領帶動綠領的模式推動。
目前合作的學校其實都是江茂雄主動邀請,著眼點是本就有基礎的學校。他說明,如建國科大位處彰化,過去魏明谷縣長時期,就要求CIP、Vestas等開發商要跟在地學校合作,因此已有基礎,南臺科大則有江茂雄的舊識,已在風電領域多年,高科大有海事學院的豐沛能量,虎尾科大過去已經深耕風機運維,城市科大則是以培養焊接人才為主。
離岸風電發展迄今,不少學校都已經有相關課程。資料照,經濟部提供。
考量到參與學校遍布於北中南,江茂雄表示,目前的合作模式,是各校之間可以透過遠距方式共同上課,此外也會構思如互相參訪、使用彼此培訓設備等,而計畫也會跟金屬工業中心緊密合作,學生在學校端訓練後,再進入金工培訓,取得全球風能組織(GWO)相關證照,等於是結合教育部、經濟部以及勞動部資源,完整學校端的培訓再接軌產業端。
連拆螺絲都要用英文 語文能力成技職生最大罩門建國科大從2018年開始,就跟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簽訂MOU,除了透過外籍技師來台交流外,也帶領教授到丹麥參訪,並在2020年開始推動校內的風電課程,如今已有學生進入Vestas成為維修工程師。電機系副教授董佳璋說,現在東北季風正盛,是台灣風場的旺季,這些工程師就會改被派到英國、日本等地維修,風電產業維修工程的地位、待遇都非常高,「非常能接軌國際。」
對於加入台大的計畫,董佳璋指出,過去培訓學生時,最困難的地方莫過於因為安全性考量,無法實際進入風機教學,如今透過計畫則有兩個方式替代,一個是跟台大合作建置VR教學課程,讓學生透過虛擬實境技術學習,另一個可能,是台大雲林分部有望建置教學風機,讓學生能夠實際體會。
但對培育現場執行人員的技職教育來說,又必須面對更直接的考驗。董佳璋談到,如今學生最大的考驗就是英文,風電產業非常國際化,常常要跟外籍工程師溝通,即使外界看似簡單的搬運,其實也跟飛機維修一樣,需要遵從外籍工程師的指令拆卸螺絲,「否則扇葉飛掉會出人命」,不只建國科大,英文對許多技職學校都是很大考驗。
另一個問題是,風電能運作的地方必定是風大、太陽大,還要垂直爬高上百公尺,董佳璋說明,風電塔柱內部卻又是悶熱無風,動輒高達40度,在裡頭作業非常辛苦,此外,有些公司是三班輪值,有些則是連上兩週不放假,再一口氣放假兩週,工作強度很高,學生不見得都有意願參與。
離岸風電工作環境並不輕鬆,也讓不少學生卻步。資料照,經濟部提供。
少子化更是考驗衝擊。過去建國科大學生人數破萬,但如今僅剩下約4000人,董佳璋便以電機系說明,以前每個年級有3班,如今僅剩下1班,要在越來越少的學生裡,找出有意願的人更是困難,他認為政府若認為風電真的是重要產業,也要思索如何補齊人力。
江茂雄則指出,已開發國家確實都會慢慢面對類似問題,本國學生越來越不愛念工程,就像美國如今的工程科系多是外籍生在就讀,對此台大目前的規劃,是要將課程變成全英語授課,甚至成立全英文學程,就能開始招收其他亞洲學生。
1億經費6校分著用 人才培育還得自行籌經費而經費則是眼前的另一個問題。教育部的人才培育計畫,僅會補助1億元,當中多為資本門,也就是硬體設施的購置。江茂雄便說明,1億元經費裡就有9000萬元要用於購買設備,且是所有學校共用,但不少課程要邀請業界業師入校授課,剩餘1000萬元的業務費,不管是授課的鐘點費還是材料費都不足,因此還要另外申請如勞動部的培訓計畫,並且配合開設業界在職訓練班,等於要透過多種方式才能補足經費。
放眼未來,江茂雄認為,過去還要擔心風電政策是否會因政黨輪替改變,但如今挺過了新冠肺炎的衝擊,加上俄烏戰爭後,國際上對風電的趨勢變得更明顯,他相信這個趨勢已經不會改變,而未來的人力需求勢必也會更加旺盛,他認為政府也更該思索未來產業的人力需求、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