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半導體業明年進入3奈米時代! 工研院估明年總產值達5兆元

    2022-11-29 14:27 / 作者 戴嘉芬

    工研院今(29日)舉辦2023展望記者會,發布明年台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估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度總產值可攀升至台幣5兆元,年成長率達6.1%,甚至優於全球-3.6%的成長率。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壓力仍高、美中科技競合升溫、俄烏戰爭未歇、COVID-19疫情延續、主要經濟體數度升息,受多重不確定因素衝擊市場供需,全球經濟活動普遍性放緩,2023年全球經濟景氣前景未明。




    圖片
    工研院針對明年半導體產業的整體景氣和總產值進行預估,2023年半導體總產值將達台幣5兆元。取自工研院




    工研院指出,國際需求不振,使台灣製造業接單動能,出口及訂單皆持續下滑,廠商投資意願轉趨保守,影響部分半導體先進製程投資。然而,近期國內防疫管制措施逐漸鬆綁,各項經濟活動趨於正常化,輔以邊境穩健開放,旅客入境帶動觀光產業復甦,民間消費支出擴張可望支撐台灣經濟延續正向成長。



    台灣半導體產業範疇包括IC設計、IC製造業、IC封測三大領域,在明年正式進入3奈米量產新世代。而IC製造業包含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晶圓代工業者如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漢磊力積電、茂矽、宏捷科、元隆等。工研院表示,今年IC製造業產值達27,824億元,全年成長率達24.8%。預估明年產值將突破3兆元,佔半導體產業總產值60%以上。



    展望2023年,因全球總體經濟與國際情勢仍存在變數,因此可能影響整體終端需求下滑。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員劉美君指出,新興應用如HPC高效能運算、IoT物聯網及AI人工智慧的演進仍在持續進行,對晶圓代工產業的需求有正向發展,預期台灣IC製造業在2023年仍能維持正成長。



    在IC設計業部分,2023年IC設計業年產值達1.3兆元,年成長達5.1%,主要成長力道將來自於通訊、IoT物聯網及HPC。而手機部分在上半年將呈現持平,下半年有機會帶動2023年全年度成長力道。



    依據工研院觀察,下階段半導體成長動能在於新興應用持續催生未來新需求,特別是車用、元宇宙相關未來成長動能高,導引高效能運算(HPC)為大廠布局重點。在技術面先進製程持續微縮以提高晶片效能外,為克服持續微縮所造成的瓶頸,小晶片模式協同3D晶片整合技術,共同合作延續甚至超越摩爾定律。



    與此同時,淨零碳排發酵帶動半導體節能議題,進而導引台灣半導體業持續布局再生能源、強化抑制氣體排放,積極參與認證與公布減碳承諾,釋出永續訊號。而提升運算力的同時也帶來晶片與功耗增加的問題,未來處理器將先進製程前進至5奈米以下,透過微縮化與新材料導入來提升晶片運算力並克服功耗的問題。記憶體則透過技術的發展,來提高資料傳輸的高速化與存取的可靠度。



    此外,電動車成為綠能運輸要角,為因應續航力與快速充電等需求,化合物半導體的重要性日增,未來產業將是打群架的時代,台廠可結合臺灣半導體既有優勢,嘗試切入創新零組件供應。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