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ASA撞歪小行星試驗成功 軌道週期縮短比預期多22分鐘

    2022-10-12 09:06 / 作者 林宜萱

    美國航太總署為預防太空岩石撞地球,上月試驗以飛行器撞擊1顆距離地球960萬公里的無害小行星,希望能夠稍微改變其軌道;經過2週觀測,證實這次撞擊將它的軌道周期縮短了32分鐘。這是人類首次改變天體的軌道,不過,被撞擊的小行星受自己的碎片流影響,運行仍有點不穩定,需要繼續觀察。



    綜合美聯社和路透社報導,NASA上月26日進行「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縮寫DART,簡稱「飛鏢」),成功以飛行器撞擊1顆名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迪莫弗斯是1顆蛋型的小行星,最長約160公尺,與足球場差不多大,而撞擊它的飛行器尺寸接近1台自動販賣機。




    圖片
    NASA飛行器撞擊小行星迪莫弗斯模擬圖。路透社




    迪莫弗斯原本與它的雙胞胎「迪迪莫斯」(Didymos)一起在不威脅地球的情況下繞行太陽;迪莫弗斯的大小只有「哥哥」迪迪莫斯的五分之一,以每11時55分鐘繞行哥哥一圈。



    在飛行器以時速2萬2531公里的速度撞擊迪莫弗斯後,迪莫弗斯落下一串碎片,在太空綿延數千公里。NASA科學家在南非和智利以天文望遠鏡觀察2週,於11日宣布,迪莫弗斯繞哥哥一圈的時間是11小時 23分鐘,也就是軌道周期縮短了32分鐘。



    NASA行星科學主任葛雷茲( Lori Glaze )說,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首度改變天體的軌道,顯示人類「有能力轉移這種尺寸的潛在危險小行星」,關鍵是要提前發現。




    圖片
    小行星迪莫弗斯(左)被「飛鏢」飛行器撞擊當下噴出的碎片(右)。美聯社




    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也振奮宣布,這項任務顯示NASA正在努力準備應對宇宙朝地球丟來的任何東西,「這是行星防禦的分水嶺,也是人類的分水嶺。感覺就像電影情節,但這可不是好萊塢」。



    這項斥資3.25億美元(約103.6億台幣)的任務耗時7年準備,「飛鏢」去年11月由SpaceX公司的火箭搭載升空,大部分航程都由地面飛行領航員指導,在撞擊前數小時才改用自動導航系統。



    美聯社指出,行星防禦專家偏好撞歪小行星,而不是把它整顆炸掉,因為炸掉後的碎片可能會像流星雨一樣轟炸地球。



    軌道週期縮短時間比預期中多



    歐洲天文學家在飛行器撞擊迪莫弗斯後曾指出,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畫面顯示衝擊力比預期中還強。




    圖片
    智利SOAR望遠鏡拍攝,小行星迪莫弗斯被「飛鏢」飛行器撞擊後噴出的碎片流不斷擴大綿延近1萬公里。美聯社




    科學家原本預期軌道週期約會縮短10分鐘,試驗成功的門檻是至少要縮短73秒。結果,軌道卻縮短了32分鐘,即使加上正負2分鐘的誤差值,仍然明顯超出預期。NASA表示,這是由於迪莫弗斯被撞後的碎片流噴射而出時,伴隨的反作用力增強了撞擊的效果。



    NASA科學家史塔特勒(Tom Statler)也指出,迪莫弗斯被撞擊後噴灑大量碎片,可能使迪莫弗斯的運行有點不穩定,軌道可能還會受影響,因此仍需要繼續觀察。史塔特勒補充,無論如何,迪莫弗斯是再也回不到原來的軌道上了。



    NASA也強調,接下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不僅要識別更多太空岩石,還要確定它們的結構與地質,有些太空岩石是實心的,有些則是鬆散堆聚的石塊。史塔特勒說,「不該急著下結論說一次測試就可以準確讓我們明白其他小行星被撞擊的後果」,不過這次成果確實令人高興,「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夢想這一刻」。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