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在台灣開賣的AirPods(第3代)無線耳機,因為全球貨運仍持續有延遲狀況,官網訂購後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收到,算算時間,首批預訂的果迷們大概下周三(1/26)之後就能夠陸續收貨了。
美商蘋果表示,AirPods(第3代)是此系列問世以來首次大改版,它結合了「空間音訊」功能,此功能原本只在高階AirPods Pro和AirPods Max兩款耳機才有。記者此次也取得這款俗稱AirPods 3的耳機開箱實測,讓讀者進一步了解兩代產品的差異。
打開AirPods 3盒裝,裡面除了耳機本體之外,還有無線充電盒、說明書和一條Lightning轉USB Type-C充電線,可以直接連接電腦充電,目前大部分筆電都具備Type-C介面。裡面並沒有俗稱豆腐頭的充電器,事實上,連iPhone盒裝都不會有豆腐頭,因此AirPods耳機當然也不會有。
從外觀上看來,AirPods 3耳機本體比上一代嬌小許多,它跟AirPods Pro的體積幾乎一樣,AirPods 3體積是30.79x18.26x19.21mm,而AirPods Pro是30.9x21.8x24mm,兩者差異不大,耳機長度都是3公分左右,但AirPods Pro略厚一點點。而上一代AirPods 2尺寸則為40.5x16.5x18mm,長度整整多了一公分,因此有蓮蓬頭稱號。AirPods 3的機身變短了,能讓戴在耳朵上的突兀感降低,所以大家不要再叫它蓮蓬頭了。
要啟用AirPods 3非常簡單,只要靠近任一款iPhone,手機螢幕就會自動顯示「連線」,按下去即可完成連接。接著進入藍牙設定介面,可聆聽「空間音訊」的效果。基本上,「立體聲音訊」呈現出的聲音是在耳際繚繞,而「空間音訊」則是在頭部四周環繞,聲音聽起來的感覺比較不一樣。此外,若從iPhone螢幕往左下角滑動打開控制介面,再按住耳機的音量鈕就可開啟「空間音訊」選項,有關閉、固定、頭部追蹤三種選項。
在配戴舒適度部分,AirPods 3並非「入耳式耳機」,不會有異物入侵耳朵的感覺,配戴時間久了,耳朵也不會覺得癢或不舒服。反而是高階版AirPods Pro具備彈性矽膠耳塞,就是一種入耳式耳機,會影響配戴舒適度。不過話說回來,這種配戴的舒適感還是會因每個人耳道大小不同而產生差異。
據蘋果產品經理表示,AirPods 3並沒有像AirPods Pro具備入耳式矽膠耳塞,把外界聲音完全隔絕。因此,它在物理上是屬於開放性設計,在沒有完全入耳的情況下,低音的音頻會從耳旁溜走。因此,蘋果在AirPods 3增加了「適應性等化」功能來解決低音問題,使用「內向性麥克風」來接收耳朵裡的音頻,藉此去比對這段音樂原來的音頻,再透過音訊運算技術即時微調並補足可能丟失的中頻與低頻。
記者以兼具人聲和樂器的曲目來試聽這款耳機的音質,發現若開啟「頭部追蹤」模式,AirPods 3聲音聽起來的感覺確實比AirPods 2傳送得稍微遠一點點,但所謂的「遠一點」也只是耳際到頭頂的距離而已。有趣的是,若轉動自己的頭部,音樂會隨之飄移,如果頭向左邊轉動,聲音的重心就會自動跑到右邊,反之若向右轉動,聲音的重心則是轉到左邊,若是抬頭和低頭則沒有太大差別。
這樣的功能對於某些邊聽音樂邊跳舞的人,應該會很受用,因為你在跳舞的時候,聲音會跟著動作跑來跑去。也就是說,如果喜歡聽搖滾、重金屬、舞曲的族群,就會喜歡「空間音訊」這個功能,因為音樂的動感和刺激性更強。相較AirPods 2的聲音表現則是比較純粹而自然,僅在耳際環繞。兩者音質沒有高低好壞之分,而是依使用者聆聽的喜好習慣而定。
當然,如果再拿更高階的AirPods Pro來比較,那確實就有差異,因為AirPods Pro內建主動降噪能力以及通透模式,能夠隨時切換以便聽到外界聲音。音質的表現也有差異,尤其是低音音頻,每當有鼓聲出現時,就算把AirPods Pro音量開大也不會覺得吵雜,反而覺得很過癮。而AirPods 3雖有「適應性等化」功能來補足丟失低音的問題,但效果顯然很有限,尤其音量開大時會覺得有點吵雜,這是它不如AirPods Pro之處,畢竟兩款耳機的價差高達2,000元,想買這款耳機的果迷們可做為選購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