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鄭州廠區資料照片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近日接受《彭博新聞》訪問時表示,受到疫情管控及對資安風險的疑慮,企業正加速轉移在中國的生產線,而印度和東南亞是最主要的轉移點。
龔明鑫指出,越來越多製造業想打造兩條不同的生產鏈,分別為中國市場和非中國市場服務,而印度和東南亞是此趨勢下的最大受益者。他在上月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當美國對中國實施關稅打擊政策時,許多企業仍在觀望,考量是否需要轉移生產鏈。但隨之而來的新冠疫情讓他們發現,必須將生產鏈轉移至其他地區。」
《彭博》報導指出,中國先前的嚴格疫情管控下,當地會突然宣布封城、運輸物流停擺以及示威等狀況均嚴重干擾世界工廠的生產運作。突如其來且長達數月的生產停滯,讓仰賴單一國家的全球貿易陷入風險,也讓各企業紛紛尋找其他的生產基地。
以蘋果公司為例,代工廠富士康的鄭州廠區去年底爆發工人示威潮後,蘋果加速轉移在中國的產能,將其轉往印度工廠。
龔明鑫也說,出於科技安全考量,更多台灣的晶片業者考慮在印度和東南亞設立工廠,而非中國。他說:「印度也會擔心IT安全問題。他們不希望所有的成熟製程晶片或低階產品都來自中國。」
龔明鑫還說,連中國企業都為了要免除客戶疑慮,而得尋找其他生產地點: 「不僅是台灣企業需要把生產鏈分開,中國企業也必須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