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I泡沫化警報美股聰明錢悄然離場? 投資長:明年還有末日狂歡可體驗

    2025-11-10 00:30 / 作者 陳俐妏
    AI與股市示意圖。本報繪製
    AI泡沫化警報再起,美股「聰明錢」悄然離場看戲? 前瑞銀分析師、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表示,過去兩個月不知被問了多少次:「AI泡沫何時會破?」?從閒置算力、規模、估值、基礎建設限制,啤酒就是有泡沫的時候最好喝,如果以2000年網路泡沫為例,現在最多在1998年,明年還有1999的末日狂歡可以體驗。2027當然相對風險會大得多。

    程正樺表示,其實問AI泡沫化的人心理自有想法:不在車上的一律支持崩盤、已經上車的每天坐等噴出。但考慮到應該還會持續被問個兩年,就在這邊簡單講一下判斷的依據好了。

    1.泡沫的具體現象
    如果是泡沫,遲早有破掉的一天,但在破滅之前會有一些跡象。以上一次的2008房貸泡沫為例,破滅前,其實已經可以看到到處都是沒人住的空房、無法負擔房貸必須開始賣房的投資客、以及滿坑滿谷的房貸衍生性商品比如MBS等等;也就是說,在這次的AI投資泡沫破滅之前,市場會開始出現許多閒置的算力、銀行會到處兜售星際之門投資基金、以及相關的衍生性商品等。目前應該還在醞釀而已吧?沒有真演變成全金融市場都投入的狂熱,要跟之前的泡沫相比也不算個事了。

    2.泡沫的規模
    今年美國六大雲端服務廠商(AWS/ Google/ Meta/ Microsoft/ Oracle/ Coreweave)的資本支出大概4500億美元左右,明年樂觀一點應該很容易破6000億美元吧。 乍看之下很大,但,扣掉虧損的Coreweave,基本上這幾家公司的年度總獲利在3000億美元以上,即便自由現金流未來兩年變成負值,這些投資有大到會拖垮公司嗎? 好像也還不至於,畢竟這些公司目前的總淨資產大於一兆。

    另外,考慮一下上次房貸泡沫破裂時的全美房貸總金額,記得當時是12兆左右吧, 這些雲端廠商投資的總金額要能釀成不輸金融危機的泡沫,好像也還久得很。說實話我還比較擔心規模已經衝上35兆的美國政府債務 。

    不過,這幾天Oracle & Coreweave 的信用違約交換 (CDS) 的確也增加不少,只是這兩家畢竟跟另外四家的規模&實力本來就不能比,可以擔心他們會造成市場修正,但要說他們會造成泡沫破裂.應該是還沒有這個實力啦。

    3.泡沫的估值
    評價貴到讓人髮指才夠格被稱為泡沫,但對於經歷過2000年網路泡沫的人來說,現在的評價跟當時比不算甚麼。如果用最簡單的本益比概念來說好了,今年的股市大幅上漲,漲的是PER (本益比)還是E (企業獲利)? 用最能代表台灣科技業的神山來做比喻好了,今年前三季獲利年成長了50%,說實在的股價漲幅還不到這個水準;真正泡沫來的時候,股價會漲到一個極度不合理的評價,像這種只是獲利成長帶動的股價上漲,要說是泡沫還早的很。但實際上做股價預測看的是未來12個月的獲利 & PER,用這個例子只是方便解說而已。

    4.泡沫的限制
    缺晶片、缺電、缺工應該是當前資料中心擴建最主要的問題。電廠的建置要好幾年、神山擴廠積極但留有餘地,供應鏈的緊缺會導致下游重複下單,並且讓泡沫破掉的時候更加可怕,但這些老字號的電力公司看過幾十年的景氣循環,擴廠再怎麼積極也是有限。缺電代表算力過剩的機率不大,也會減緩泡沫成形的速度。

    做個簡單結論,程正樺說明,如果以2000年泡沫為例,現在最多在1998年,明年還有1999的末日狂歡可以體驗。2027當然相對風險會大得多(如果明年真的一路噴),但也許新的應用(比如機器人)成熟了呢? 那就再拖一陣子了。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