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資料照。李政龍攝
日本一名資深半導體工程師近日接受日媒專訪,分析日美中台韓的晶片大戰。他認為,台積電有一項隱藏版弱點,就是年輕一輩的服務精神不像老一輩,這讓日本晶片國家隊Rapidus有機會在小眾客戶方面突圍。
曾在日本及海外半導體企業待過的「情ポヨ」(Jyo Poyo),在業界經驗逾30年,這次接受《週プレNEWS》,談到美中日台韓5個發展半導體的情況及困境。
Poyo指出,台積電如今能以較低成本製造晶片,關鍵在於自動化的平衡,日本過去嘗試將所有過程自動化,但有時成本反而高於人力成本。
台積電則不同,只對能夠回本的部分進行自動化,其餘則靠人力搞定,使得效益超越日本。隨著技術進步以及勞工成本上升,逐漸增加自動化的範圍,最終成為全球自動化最高的企業。
即使到了現在,台積電仍嚴格評估引進尖端技術的時間,比如,由荷蘭ASML生產、一台要價數百億日元的極紫外光曝光機(EUV),推出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最新機種,台積電也不會立刻購買,而會等到適當時機才購入。
Poyo認為,日本要如何發展半導體,關鍵在於是否有買家,與台積電或三星這樣的大公司競爭是行不通的,更明確地說,從小需求漸漸累積。
Poyo表示,台積電開始顯露疲態,隨著年輕一輩晉升為高階主管,老員工昔日「滿足任何需求」的心態正在消失,新一代主管是否能認識看待零碎、利潤較小的工作,令人懷疑。
Poyo指出,這就讓Rapidus創造絕佳機會,尤其在處理小眾客戶的需求方面。當日本開發以日語為主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全球走紅,全球對於專用半導體的需求將會增加,因此成敗在於日本新興企業是否能團結,如果沒有,Rapidus恐怕難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