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管制升級台廠三大衝擊! 台積電2奈米和美國廠時程恐放緩。資料照
中美緊張情勢增溫,中國商務部祭出「史上最嚴稀土禁令」,法人調查供應鏈顯示,半導體設備、台灣晶圓代工、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記憶體將有衝擊,廠商多以囤貨6~12個月,但前段製程設備公司受到稀土出貨限制,恐將影想台積電未來2奈米與美國廠擴廠時程放緩。
富邦投顧從半導體設備、台灣晶圓代工、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記憶體等三層面分析稀土衝擊。
半導體設備廠 ASML、AMAT首當其衝半導體設備方面,恐面臨交期遞延風險,由於中國將多種稀土與磁體材料納入出口許可制度,除原料外,也涵蓋稀土相關製程技術與設備出口。短期審 批延宕、長期政策不確定性提高,直接增加供應鏈變數。
艾司摩爾 (ASML)EUV 掃描機高度依賴 NdFeB/ SmCo永磁體與稀土光學元件,幾乎無法替代。一旦中國出口受 限,交機與維修時程可能延遲,成本上升,合約壓力增加。ASML 先前強調公司正著手尋找非中國來源, 但短期難以完全去風險。
應用材料(AMAT)CMP、沉積與蝕刻設備使用 CeO₂與其他稀土材料,若出口受限將推升耗材成本與交期風險。雖非關鍵單一瓶頸,但可能壓縮毛利率並延長設備交付期。
最壞狀況台積電2奈米、美國廠擴產時程推延對台灣產業影響方面,晶圓代工美國廠擴建可能放緩 ,稀土本身並非構成晶片的主要材料,然而部分設備、零件仰賴一些特定稀土。 因此對於半導體業影響主要在於設備部分的瓶頸。若前段製程設備公司受到稀土出貨限制,預期有可能影響台積電未來2奈米與美國廠擴廠時程,關鍵在於上游設備商現有的稀土庫存是否足以因應。
據富邦投顧調查供應鏈,廠商現已囤積6~12個月的需求量,短期影響較小。若在此期間內貿易問題無法解決,將造成供應 鏈管理方面的風險。財務方面,因稀土佔設備商、台積電成本僅低個位數或以下,預估在財務方面不會有嚴重影響。
14奈米邏輯晶片記憶體恐遭波及進一步來看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或256層以上記憶體將受影響,中國新一波稀土相關管制,用於研發和生產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或256層及以上存儲晶片的設備, 以及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的出口申請,將逐步審批。
台灣記憶體終端用於軍事用途比重低於1%,製程皆未達上述標準,因此推估直接影響有限。 對偏向DDR4剛性需求無直接影響,暫不改變對DDR2/3/4的供需預期,類股首推南亞科、華邦電。
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或256層及以上記憶體終端應用以HPC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為主,其次為手機/NB, HBM、DDR5與QLC NAND影響較大。群聯在上述領域銷售比重較高,其他模組廠也有一部分相關。
中信投顧分析指出,目前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國政府已將稀土供應鏈本土化視為國家安全戰略,政府通過補貼、國防採購等方式,積極扶植國內外稀土開採與加工企業 ,近期美國政府就入股了MP Materials(MP) 、Trilogy Metals(TMQ和Lithium Americas(LAC)。
至於是否有替代方案,中信投顧說明,目前針對稀土的替代技術研發則是聚焦於無稀土磁鐵、替代馬達設計包含感應馬達和同步磁阻馬達,而半導體部分則是以氧化鋁和鑽石開發新型研磨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