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天璣9500搭載台積電3奈米、AI算力翻倍增。 陳俐妏攝
高通和聯發科旗艦晶片大戰才開打,美系外資表示,除了高通價格競爭外,小米旗下紅米系列已採用紫光展銳低階款,未來聯發科5G獲利恐雙面承壓,加上台積電3奈米調漲、AI ASIC晶片不確定性風險,因此下修明後年獲利預估,給予持平評等,目標價也從1588元下調至1388元。
美系外資指出,聯發科除了來自美國同業的價格競爭,近期小米開始在其紅米系列中採用中國本土供應商紫光展銳的低階5G晶片T8300。根據IDC數據,金年上半年紫光展銳對小米的出貨量年增達150%,雖然基期較低,遠不及聯發科的出貨量。
但美系外資指出,由於紫光展銳T8300使用台積電6奈米製程,規格如Arm架構CPU也與天璣6400相近,這讓人更加擔憂聯發科未來在5G 單晶片上的價格壓力。
在晶圓供應端,由於輝達等AI半導體客戶對3奈米產能需求強勁,預期將導致2026年供應吃緊,台積電預計將在2026年調漲晶圓價格至少5%,美系外資預期,成本提升下,將影響聯發科毛利率表現,因此下修2026~2027年毛利率預估,分別降至45.8%、44.6%。
在AI ASIC方面,聯發科在Meta專案上的勝出機率已從原先的五五波下修至低於50%,因博通技術領先,加上Marvell的低價策略。不過若聯發科能在一至二個月內取得這項專案,股價可能上漲10%-15%,反之亦然。至於即將在10月設計定案的Google 3奈米TPU,儘管進展穩定,2026年預估貢獻營收仍維持在6億美元,低聯發科設定的10億美元目標。
美系外資考量聯發科在5G低階高階晶片壓力、3奈米晶圓端調漲,AI ASIC不確定風險,將2025/2026/2027年每股獲利從原先的65.27元、81.10元、112.15元下修64.89元、74.13元、101.53元,目標價也從1,588元下調至1,3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