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穩定幣立法影響 各國加速搶進、對抗美元霸權

    2025-07-27 07:30 / 作者 徐筱嵐
    川普當選曾讓加密貨幣市場人心振奮,現在關稅措施卻讓比特幣重挫10%。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18日正式簽署《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 Act)後,讓穩定幣聲量大增!有人說穩定幣在立法之後,正式邁入主流金融體系,將成為新的儲備資產,牽動全球的貨幣格局,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生效、公布牌照,韓國也提出《數位資產基本法案》,由企業來發行,相較之下,台灣似乎仍在起步階段...

    穩定幣何時出現?

    穩定幣(Stablecoin)於2014年正式問世,誕生背景是因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需要價格相對穩定的貨幣作為交易媒介或現金存款,解決加密資產流通中價格波動帶來的問題。

    相較於波動較大的比特幣,穩定幣為價值穩定的數位貨幣,有法定貨幣(美元)、其他資產(美債、黃金)作為儲備,如USDT(泰達幣)採用一比一美元資產抵押模式來保持穩定價格,主要用於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

    泰達幣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穩定幣,由Tether公司於2014年發行。路透社


    穩定幣用途為何?

    1. 提供價格穩定的交易媒介,減少波動風險,是數位資產市場內資金流動的重要工具。
    2. 穩定幣可實現快速、低成本的跨境轉帳和匯款,突破傳統銀行和匯款系統的手續費與時間限制。
    3. 在新興市場或通貨膨脹嚴重的地區,穩定幣被作為貨幣替代工具,避免當地貨幣大幅波動或貶值風險。
    4. 穩定幣是DeFi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具,用於借貸、質押、流動性挖礦等金融活動,促進區塊鏈金融創新。
    5. 隨著Visa、Mastercard等推出穩定幣支付解決方案,用戶可使用穩定幣直接支付商品與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

    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18 日 在白宮正式簽署《GENIUS 法案》,正式確立數位穩定幣的監管架構。路透社


    美國通過《天才法案》的意義?

    恆業法律事務所金融科技部主任林紘宇分析,川普簽署天才法案的意義,主要在於確立穩定幣監管框架,可從四大方向來解讀:

    1. 儲備資產要求(愛國指數)
    發行方必須維持至少1:1儲備金來支持流通中的穩定幣,並以高流動資產組成,包含美元、銀行活期存款、發行期限或剩餘期限為93天以下的美國國庫券/票據/回購、逆回購協議、貨幣市場基金,並且要求發行方每月發布儲備金的組成報告。

    2. 定義穩定幣法律地位
    明定「支付穩定幣」屬於支付或結算的工具,而非貨幣或是證券。發行方有義務以固定的貨幣價值進行移轉、贖回或回購,且僅可從發行/購回穩定幣、管理儲備,不得提供利息。

    3. 三種發行方,不得境外發行
    獲批准發行穩定幣的受保存款機構的子公司、已獲批准的聯邦合格非銀行支付穩定幣發行方、州合格支付穩定幣發行方(總市值不超過100億美元的發行方)。

    4. 建立消費者保護、反洗錢機制
    除非特定情況,否則儲備資產停止質押/再抵押/重複使用。穩定幣持有者在發行商破產時,享有優先債付款,將穩定幣發行方視為《銀行保密法》下規範的金融機構,因此必須遵守相應反洗錢法規,例如實施客戶身分識別(KYC)程序、強化盡職調查、監測並通報可疑交易、具備凍結違法交易的技術能力。

    《天才法案》促使其他國家追隨並制定類似規範?

    中國:從強力封殺轉向積極探索 離岸人民幣試行有譜

    中國人行行長潘功勝釋出,穩定幣可能徹底改變國際金融的訊息,重新評估策略。路透社


    中國人民銀行推動數位人民幣(e-CNY)作為唯一法定數位貨幣,並於今年6月在上海設立數位人民幣國際營運中心,強調跨國支付鏈上化與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接著8月啟動「穩定幣與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研修計劃,針對跨境電商推動穩定幣應用,意在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人行行長潘功勝在6月陸家嘴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稱央行的數字貨幣、穩定幣蓬勃發展,從底層重塑傳統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鏈條;前行長周小川也表示,美元穩定幣可以促進美元化,或將產生全球性影響。

    中國自2021年9月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理由是防止投機和非法活動,尤其是對比特幣、ICO等,但潘功勝提及穩定幣,意味著重新評估穩定幣策略的可能性,也為未來政策鬆綁鋪路。值得注意的是,由中國認可的公共區塊鏈項目 Conflux Network 近日拋出兩大布局,不僅預告將在2025年8月推出 Conflux 3.0,同時將規劃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並且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展開測試。

    香港:穩定幣條例8/1上路 掀起競爭白熱化

    香港《穩定幣條例》於今年8月1日生效,香港正式將數位資產納入傳統金融監理體系,要求穩定幣發行方須經金融管理局(HKMA)許可,申請牌照者須在港設立公司或辦事處,實繳資本不得低於2500萬港元,並遵守資產全部覆蓋、資金隔離和反洗錢規範。

    電商聯盟如京東正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目標將跨境支付手續費降低9成,結算時間持續至10秒,顯示香港已成為大陸對外推進穩定幣實踐的試驗場與跳板。

    日本:合法化最早卻受限規模 黑船來航敲開大門

    2022年6月日本修改《支付服務法》(PSA),建立針對穩定幣發行和經紀的監管框架,並於隔年6月正式實施,發行穩定幣正式開始,但缺乏電子支付服務提供商(EPISP)註冊,限制穩定幣在零售領域應用,且在日本交易所上市受限,市場也無大規模的應用案例。

    到了2025年3月底,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宣布,當地子公司Circle Japan KK 與日本金融巨頭SBI Holdings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SBI Holdings旗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SBI VC Trade推出USDC交易服務,使得USDC成為第一個且唯一獲准在當地使用的全球美元穩定幣。

    接著日本金融廳(FSA)在6月25日發布關於加密資產相關制度之檢討的文件中,加密資產在監管上擬以募資的用途分為兩大類,一種以募資為目的發行的加密資產,資金用於專案或社群活動等用途,另一種則是非募資型,如比特幣(BTC)、以太幣(ETH)、迷因幣(Meme Coin)等,並考慮由發行者進行資訊揭露與提供。

    另外,日本區塊鏈協會(JBA)於7月18日彙整《關於加密資產的稅制改革建議(2026年度)》,提出五大稅制改革訴求,包含引入分離課稅與損失的遞延扣除制度、完善加密資產的遺贈稅制度、加密資產間交換的延後繳稅、加密資產捐贈時的免稅規定、持續檢討指定轉讓限制型加密資產的稅制設計。

    日本對加密資產售的收益計入個人所得稅,稅率範圍在5%至45%,若再加上住民稅,稅率最高可課徵55%;而JBA最受矚目的訴求是,個人透過在日本註冊的交易所,出售加密資產所產生的利得,不論取得來源、幣別或取得時間,一律由綜合課稅改為分離課稅,稅率統一為20.315%。

    韓國:政府民間動起來 推穩定幣抗衡美元霸權

    新任總統李在明確支持韓元穩定幣,2025年6月通過《數位資產基本法》草案,允許資本5億韓元以上的企業申請持牌發行穩定幣,並建立監管許可制度,考慮兩種發行模式,一是信託模式,將客戶資金單獨保管;二是與銀行存款直接掛鉤的存款代幣模式。而韓國央行已宣布暫緩數位貨幣(CBDC)計劃,關注穩定幣的法規完善與監管。

    同時,根據韓國Economic Review7月25日報導,金融界透露,包括KB國民銀行、新韓銀行、友利銀行、農協(농협)銀行、IBK銀行、水協(수협)銀行、K銀行以及iM銀行等國內8家銀行,正與開放區塊鏈暨DID協會及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合作,籌備成立發行「韓元穩定幣」,預計2025年底或2026年初推出,這也是銀行首次以聯合形式參與數位資產,對抗全球市場以美元為基礎的穩定幣的主導地位。

    台灣政府與民間對穩定幣的態度?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25年3月25日預告「虛擬資產服務法」專法草案,同時,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在6月中旬召開《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公聽會,以穩定幣發行與管理相關規定為主,如美元穩定幣若在國內交易,需先由交易所向主管機關申請後,經核准才可上架並供用戶交易,境外交易非管理範圍,相關細節將訂於子法中。

    中央銀行曾提出建議,穩定幣應視為「代幣化的支付工具」,支付用途應參照現行《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管理,發行方須繳納存準備金,準備金必須與自有資產隔離,並儲存於境內金融機構,確保外匯資產安全與及時兌現,並接受嚴格的業務申報與監管。

    國內最大虛擬貨幣平台、MaiCoin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劉世偉認為,若能發行新台幣穩定幣有三大優點,一是可望提升資金自主性、支付效率與金融創新空間;二是台灣以出口導向為本,企業換匯需求大,穩定幣具即時結算特性,跨境支付可降低成本、縮短時間,反映資金效率需求;三是未來公共資源發放可用新台幣穩定幣執行,提高效率、透明度、且可程式追蹤。不僅強化本土金融基礎建設,更能在全球數位經濟格局中發聲、立足、引領。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