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週五舉辦《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發布暨綠領世代論壇》。環境部提供
台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綠領人才扮演關鍵角色。環境部連續第二年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完成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報告中指出,今年1到4月,平均每月超過4,000家企業招募綠領,釋出近2.2萬個綠領工作機會,比2024年同期增加9%,再創8年同期新高,8年強彈270%。
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今日(7/4)聯合舉辦《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發布暨綠領世代論壇》,由環境部長彭啓明主持,包括國家環境研究院院長劉宗勇、台灣大哥大永續品牌公關副總經理劉麗惠、台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研究所教授葉欣誠、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陳嵩榮皆於論壇上分享最新綠領就業市場趨勢。
彭啓明致詞時指出,為了密切觀察徵才企業在不同時間點對綠領人才的需求強度變化,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以過去八年每年1到4月為數據基礎,與2024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以過去八年每年1到10月為數據基礎的比較基期不同。
結果發現,即使整體市場的徵才動能上半年比下半年疲弱,最近三年,1到4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105萬個,就比1到10月平均108萬個短少約3%,甚至今年4月美國關稅戰也造成部分徵才企業觀望,但最新發布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需求,依然追平2024年數據,顯示企業對綠領人才的需求強度仍穩定高於整體市場。
這份趨勢報告囊括淨零、減碳、環境工程等領域;依產業別來看,2025年約有1.7萬個綠領工作集中於六大產業及占比77%: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一般製造業、建築營造及不動產、批發/零售/傳直銷、醫療保健及環境衛生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其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因產業規模龐大、技術密集、法規壓力高、國際競爭激烈與產業鏈長,居綠領人才需求最大產業及占比22%,人才缺口超過4,600人。
依職缺區分,2025年約有1萬個及占比48%綠領工作集中於6大職務: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業務銷售人員、工程研發人員、維修/技術服務類人員、專案/產品管理類人員、操作/技術類人員;其中,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主責企業實務需符合淨零排碳法規、產業廣泛需求,居綠領人才需求最大職缺及占比15%,人才缺口超過3,300人。綠領職缺第二名則出現迭代,從早年的操作/技術類人員、轉為工程研發人員、再到近兩年的業務銷售人員,企業實踐淨零轉型已從企業本體、進入銷售服務。
至於2025年綠領工作地區分析結果顯示,60%集中於北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桃園市、新竹縣、宜蘭縣);87%集中於六都(78%)及新竹縣市(9%)。8年長期趨勢,北部穩居綠領工作最多的地區、占55%~61%之間,南部占19%~23%之間,中部占17%~21%之間,南部皆略高於中部;中部僅在2020年~2023年半導體S廊道形成時,占比略趨近於南部,並於2025年追平南部、同占19%。
另針對近年風起雲湧的AI就業潮,彭啓明指出,綠領結合AI已成必然,綠領AI的產業及職務需求也更顯多元!依產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的需求占比提升;依職務,軟體/工程、工程研發、行銷的需求占比提升,知識密集服務業為產業導入AI淨零排碳需求旺盛,淨零轉型如同AI整體趨勢,從「做AI」逐步擴散到「用AI」。
面對綠領求才若渴,彭啓明也分享企業獲得綠領人才4大方法:
1.破圈,從其他產業或職務挖角綠領人才。
2.促動,邀請無求職意願被動求職者加入。
3.升級,培育現有員工加值轉型,具備綠領技能。
4.共舞,善用公部門資源,並啟動產學合作,例如環境部攜手32所大學推出「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在教育階段提早養成並預約綠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