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示意圖。取自pixabay圖庫
今年第二季台幣兌美元以29.902元作收,第二季升值10.97%,創下單季最大升幅。美系外資表示,台幣強升對於台灣科技硬體產業將有營收、毛利損失、匯損等三大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台灣擁有大量生產基地的廠商,由於預期到明年首季台幣匯率應會守在29元大關,今年科技廠商營收恐短少5~10%。
今年6月30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收盤在新台幣29.902元兌1美元。光在第二季台幣暴力升值達10.97%,創下單季最大漲幅。同期間新台幣兌人民幣、歐元及日圓也分別升值11.07%、4.28%及9.46%,台幣成為第二季最強亞幣。
隨著產業法說會將登場,美系外資示警台幣升值對產業的三大影響:
第一是台幣升值將使兌營收減少。團隊覆蓋的 38 家台灣科技硬體廠商中,超過 90% 廠商是以美元計價的收入超過 50%。如果匯率保持在 29-30 的水準,假定其他因素不變,與先前預估2025全年營收相比,可能會有 5-10% 營收缺口。
第二是多數廠商透過自然避險讓毛利率相對可控,影響毛利率約在1個百分點以下,但在台灣擁有大量產能的廠商如大立光、玉晶光、群創和友達等獲利受到影響。
第三是美元淨資產重估帶來的外匯損失,川湖、大立光、元太與鴻準擁有大量美元計價淨資產,如果非經營性項目是現金等價物和/或與營運資本相關的,則必須反映外匯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