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晶圓6日召開法說會,公布首季營收及獲利情形。圖為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路透社資料照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圓今日(5/6)召開法說會,會中公布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155.9億元,年增3.4%,達歷史同期第三高。稅後淨利為14.6億元,年減幅達58.8%,稅後每股盈餘為3.05元。環球晶圓表示,2025年第一季獲利較2024年衰退主要係受到擴產以及持有 Siltronic AG 股票的評價變動之影響。
環球晶圓第一季營業毛利41.1億元,年減20.4%,營業毛利率為26.4%,年減7.9%;營業淨利25.9億元,年減34.7%,營業淨利率為16.6%,年減9.7%。
環球晶圓表示,2025年第一季獲利較2024年衰退主要係受到擴產以及持有 Siltronic AG 股票的評價變動之影響。環球晶圓及其子公司共持有 Siltronic AG 13.67% 之流通在外股數,由於 Siltronic 股價走低,環球晶圓據此認列評價損失。
另一方面,環球晶圓全球擴產計畫雖暫時影響短期財報表現,但長遠效益可期。面對全球總體經濟動盪局勢,環球晶圓於全球6個國家策略性地擴產,從原先以亞洲產能為主的生產模式,轉型為高度全球化的製造網絡,以在亞洲、美國、歐洲可就近提供客戶從長晶到磊晶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高度區域化的在地供應系統不僅提升環球晶圓因應關稅變動與貿易局勢的能力,也強化生產調度的靈活性,進一步鞏固在全球主要半導體市場中與客戶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此外,擴產計畫也大幅提升環球晶圓先進製程產品比重,切合產業發展趨勢與市場需求,轉化為永續成長動能。若
排除上述 Siltronic 評價以及擴產之影響,環球晶圓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將調整為32.1%,稅後淨利率調整為21.9%,EPS達6.94元,展現穩健的營運能力。
環球晶圓指出,當前全球總體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經濟政策劇烈變動,半導體產業面臨生產成本攀升與終端需求轉弱的雙重挑戰,然而,主要客戶陸續釋出產業將正向成長的樂觀訊號,為市場提振信心。
地緣政治與關稅亦促使客戶重新審視供應鏈策略,紛紛採用在地採購與建立緩衝庫存,環球晶圓憑藉橫跨三大洲的生產布局,迅速回應客戶需求,掌握急單與轉單契機,穩定供應各尺寸產品,以協助客戶面對快速變動的市場環境。
環球晶圓持續強化風險管理與營運韌性,透過全球布局與區域整合策略,穩健推進企業長期競爭力。環球晶圓於全球9國設有18個營運生產據點,在生產端致力提高在地採購比例,在供應端積極與客戶進行跨地域的多廠區認證,以多元供應網絡為客戶穩定供貨,以減緩地緣政治與關稅風險。同時,環球晶圓積極培育全球人才與維持健全財務結構來支持企業長期成長,透過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跨廠區人力支援、及充足現金儲備等策略,穩健推動產能擴張。
環球晶圓擴產進度順利推進並傳來捷報,包括美國德州新廠(GlobalWafers America)、密蘇里廠(MEMC LLC)與義大利廠(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S.p.A.)新擴產線皆已開始進行送樣。
除了德州新廠為美國首座擁有一貫製程的12吋先進晶圓廠,密蘇里州工廠也擁有美國唯一的12吋先進SOI晶圓產線,兩座廠區皆位於關鍵半導體聚落,不僅有助提升強化美國在地製造韌性,並可穩固並大幅擴展環球晶圓美國市場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