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反覆 童子賢:產銷不順將使消費品貨架空空如也

    2025-04-29 20:02 / 作者 中央社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資料照,戴嘉芬攝
    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向外媒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反覆,可能導致美國消費電子產品短缺。他今天受訪指出,政策制定者可能以關稅作為談判手段,爭取有利協議;但若從生產到配銷的流程不順暢,將嚴重影響經濟運作。

    童子賢日前接受路透社採訪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反覆,擾亂零售商出貨決策,2個月內美國貨架可能變得像第三世界國家一樣,人們去百貨公司或超市會發現貨架空空如也,因為企業都在觀望,最終恐導致食品和消費電子產品短缺。

    童子賢今天下午出席「解碼創新板 創業投資新機遇」論壇,以「企業鏈結新創 帶動創新創業新沃土」為主題發表演講,會前接受媒體採訪。

    他說,從設計到生產屬於生產方,從配銷到終端消費者屬於消費方,如果從生產到消費都能夠很順暢,就是所謂的經濟順暢。這不僅止於電腦或手機產品,如果食物或飲料的需求不確定,就無法規劃3天或5天後的市場銷售,難以調集物料。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電子產品的銷售規劃雖然不是3天或5天,但如果3個月或5個月不順,價格可能會下滑,因為新的IC出來,舊IC庫存很難賣出去。對整體經濟而言,非常重要的是從生產到消費要順暢;以食品為例,包含運輸、冷凍空調、倉儲到配銷都要非常順暢。

    童子賢表示,過去幾十年,在全球分工合作運作很好的情況下,很多經濟活力展現得不錯;現在面對關稅政策反覆,很多人因為關稅稅率每週一變,也許每個月兩變或三變,難以規劃下個月或下一季的產品配銷;台灣有很多公司從事生產製造,訂單因此開始變得舉棋不定。

    他強調,以前因為有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資訊科技協定(ITA),很多數位產品是零關稅,當這些零關稅的產品賣得差不多,須思考新的產品是否上架。如果經濟不確定性很高,大家會互相猜測是否進行下一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只食品的貨架會空,電子產品的貨架也許2個月或3個月也會空,接著很多工廠要評估是否繼續生產,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童子賢指出,相信所有參與規劃與制定政策的人,一定是聰明的,先前的關稅談判也許只是拿關稅當作手段,希望盡快達成有利於某一方的協議;但若任由這種生產和消費互相猜測的現象發生,恐怕很多從生產到配銷的行為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