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晶片示意圖。路透社
全球供應鏈重組,讓我國出口東協6國的前8大貨品出現消長;財政部統計處指出,受惠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放大,十年來(2013年至2023年)積體電路出口擴增1.2倍,增加209億元;但石油煉製品、熱軋鋼鐵扁軋製品則大幅減少。
財政部公布「台韓日中對東協6國出口概況」專題報告,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東協挾人口紅利及地理位置優越,成為台灣、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競相佈局重點。近十年來,以大陸對東協6國出口倍增最顯著,韓國與台灣增幅皆在3成上下,只有日本小幅衰退;今年1-8月,我國受惠AI商機,增幅17%遙遙領先。
觀察我國對東協6國出口的前8大貨品,積體電路(IC)十年來擴增209億美元或1.2倍;電腦及其附屬單元、生產半導體機械、電腦零附件也同步成長26.8倍、4.3倍、1.7倍。
不過,石油煉製品受國際油商移轉儲存地區及近年油價下跌影響,十年來減少62.6%,在前8大貨品中表現最弱;熱軋鋼鐵扁軋製品因銷往泰國及印尼均呈下降,累計減幅21.9%。
我國對東協6國出口前8大貨品。截自財政部報告
台韓日中4國外銷東協貨品也各有擅長,我國以積體電路領軍,對東協6國出口齊揚,電腦及其附屬單元對泰國迅速竄起。韓國以平面顯示模組、積體電路為兩大成長引擎。日本對東協出口相對遜色,主要貨品表現好壞參半,積體電路、小客車、黃金、其他合金鋼扁軋製品外銷深具優勢,卻難以翻轉石油煉製品受油價下跌與市場競爭衝擊的頹勢。
中國大陸出口東協6國的主要貨品同步成長,以積體電路及手機最為突出;小客車也已在泰國市場攻下一席之地。
以東協進口市場觀察,中國大陸在東協6國的進口市占率皆名列第1;十年來,台灣雖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進口市占排名分別前進1名至第3,前進2名至第4,但在菲律賓卻是後退6名至第10,印尼則後退4名落至第14。
財政部指出,面對美中貿易角力、地緣政治風險及全球經濟碎片化,我國受制於特殊政治處境,如何掌握與各國最佳的競合關係,成為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2023年中、臺在東協6國進口市占及排名。截自財政部報告